智慧旅游的进展情况

装修宝典019

智慧旅游的进展情况,第1张

智慧旅游的进展情况
导读: 为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交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经验,鼓励和引导景区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旅游体验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队伍建设,2012年11月8日至9日,国家旅游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了全国智

为进一步提升智慧旅游景区建设水平,交流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经验,鼓励和引导景区为游客提供更便捷、智能的旅游体验服务,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队伍建设,2012年11月8日至9日,国家旅游局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召开了全国智慧旅游景区建设现场会暨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国家级检查员培训班。会议同时公布了全国22家景区为“全国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单位”。

根据“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的发展规划,智慧旅游将包括五个示范工程。主要包括:智慧旅游示范城市、IT上市企业、数字景区示范工程、智慧酒店示范工程和智慧旅游购物示范点。

镇江“国家智慧旅游服务中心”建设批复后,南京、苏州、常州、无锡、镇江、扬州和南通7市建立了“智慧旅游联盟”,并联合其他各兄弟城市从城市智慧旅游逐步向城市群、区域性智慧旅游发展,形成点、线、面、网的连接和结合。南京市智慧旅游规划通过评审并开始实施《“智慧旅游”总体设计方案》。

无锡市按照中央关于建设旅游与现代服务城要求,发挥物联网和互联网“两网”优势,提出“感知中国中心”理念,并制定了智慧旅游示范方案;作为全国智慧城市试点城市的扬州,《“智慧扬州”行动计划》已经完成初稿,智慧旅游总体规划正在抓紧编制。

全国各地建设智慧旅游的热情高涨,2011年7月,湖南省旅游局长座谈会透露,湖南省将着力创建“智慧旅游城市”和“智慧旅游景区”。8月,中国智慧城市(镇)发展指数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提出发展智慧城市,是“十二五”提高城镇化质量、推进城市生产、生活和管理方式创新的重要举措。2011年年底,牡丹江市工信委组织有关专家编写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旅游城市”创意方案》。 智慧景区的提升应当从通讯 *** 、景区综合管理、电子门票与电子门禁、门户网站与电子商务、数字虚拟景区与虚拟旅游、游 *** 务与互动体验、旅游故事及游戏软件这几方面综合考虑。

总结“智慧旅游”总体建设方案至少应包括如下内容:项目背景、需求分析、建设目标、总体构架、建设内容和项目、实施步骤、投资及运营模式、经费预算(含软硬件建设经费)、组织保障、绩效评估等。

同时智慧景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景区应结合自身特点,既要因地制宜,又要兼顾大局,统一标准,规范建设。为实现全行业管理和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形成管理合力和规模效应,在建设过程中,应共同遵循以下建设原则:

总体部署,分步实施

景区要按照建设部的总体部署,做好智慧景区建设总体方案编制工作,制定不同阶段的建设目标,在城建司的指导下,分阶段逐步实施,确保智慧景区建设取得成效。

统一标准,保障共享

智慧景区重点建设项目,要按照建设部统一标准,实施规范建设,确保实现行业管理的信息共享。

整合资源,集约发展

对于关系到全行业资源整合的重点建设项目,建设部将统一协调或组织建设,打造行业品牌,形成管理合力,实现规模效应。

突出重点,先急后缓

各景区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智慧景区建设总体方案。按照突出重点、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建设景区资源保护和经营管理需求迫切、投资小见效快的重点建设项目。

实用可靠,适度先进

系统建设要注重实效,在技术选型方面要注意选择技术成熟度好,实用可靠并适度先进的技术。避免盲目引用不成熟的 新技术,造成建设资金浪费。

创新机制,市场运作

智慧景区建设要注重产业化经营管理机制的创新,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引入市场运作机制,促进资源保护与旅游服务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全国各地、各景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智慧旅游景区建设工作。如北京推进A级旅游景区无线上网工作等。国家旅游局也正与百度网合作开发“全国旅游景区动态监测与游客评价系统”,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合作为游客提供景区地理和空间定位信息服务,建成了“全国A级旅游景区管理系统”,启动了智慧旅游城市试点工作。

浩荡珠江之上,佛山香港轨道交通首次实现一线贯通,有望再次提升佛山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速度。

7月10日,全国铁路新运行图实施。随着一声鸣笛,始发的肇港高铁,从肇庆东直通香港西九龙,途经佛山西、广州南等高铁站;同期,广西南宁也开通经佛山西站到香港西九龙的高铁。

其中,佛山西站首开直达香港的高速动车,实现1小时通达港澳。以佛山西站为核心,佛山南海将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在这个背景下,枢纽新城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目标是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创新。这也意味着,佛山万亿制造业家底与港澳的现代服务业和创新资源有了快速对接的载体。

坐拥万亿制造家底 有望与港澳优势互补

伴随着铁路新运行图的实施,佛山未来的想象空间更大。

作为广东第二大客运枢纽,从今年1月1日至今,佛山西站共计接送旅客约544万人次,每天平均有204列高铁动车往返于此,连接广州、深圳、南宁、贵阳、重庆、成都等地。

据测算,从佛山西站乘坐高铁动车,20分钟可达广州南站和广州火车站、1小时可达深圳、15小时可达珠海、35小时可达南宁、5小时可达贵阳、7小时可达重庆。直达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佛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联通大西南的关键一环。

“沿海创新城市+腹地制造业集群+生态宜居环境”是世界大湾区经济的共同特点。作为珠三角更具优势的现代制造业城市,正在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佛山,无疑承担着“产业脊梁”的重要角色。

让佛山制造业与港澳资源进行优势互补,地处佛山制造业腹地的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无疑成为一个重要的“纽扣”。

位于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以其所在的狮山镇为例,作为制造业重镇,狮山镇2018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487亿元,蝉联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二名,包括智能家居、高端装备、 汽车 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集群优势凸显。可以说,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可以为香港的专业服务、深圳的创新资源提供应用场景。

产业方面,围绕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将重点培育商务办公、金融服务、文化休闲、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产业、高端生产 *** 业、高端居住、酒店商业等功能。同时,作为枢纽,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不仅外联便捷,可通达广西、云南、贵州等20多个城市,内部也有广佛环线等7条轨道交通经过。依托“通湾达海”的佛山西站,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佛山西站枢纽新城正有望成为推动佛山制造业与香港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桥头堡。

“创业快车”直达佛山 “零换乘”就可创新创业

如今,无论从南宁还是肇庆,在通往香港的高铁线路上,佛山西站都是重要的一站,“佛山制造”直通香港,加速了双方的资源对接。

广东金融高新区就是佛山与香港全面合作的一个缩影。2007年,由广东省 *** 授牌成立,广东金融高新区定位金融后台服务基地,承接广州、香港乃至亚太地区的金融服务后台和服务外包机构。

截至今年6月,广东金融高新区核心区共引进项目671个,包括汇丰、东亚、恒生、大新等港资银行,以及友邦保险亚太区后援中心、毕马威共享服务中心、汇丰环球营运中心等港资金融后台及服务外包机构。以广东金融高新区为核心载体的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成为广东首批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省级示范基地之一。

“香港在营商环境、法律服务等领域里所具有的优势以及国际性商业 *** ,需从粤港澳区域内、从现代服务业的内部分工以及香港服务业与珠三角现代制造业的衔接中,重新发掘香港的价值。”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主任陈广汉指出。

港澳创业资源向珠三角集聚,成为高铁时代下,佛山制造业与香港服务业交融的新趋势之一。

每天早上9时16分,香港创业者李嘉威从香港西九龙站出发,10时22分到达广州南站,随后打车10分钟,即可回到他位于佛山南海的粤港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佛山工合空间办公室。

像李嘉威这样穿梭于香港和佛山之间的创业青年不在少数。随着佛山与香港轨道交通的一线贯通,如今的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内,丰富优质的产业载体正在加速建设中。在高铁直通香港的契机下,这里将实现“零换乘”“不出高铁站就可创新创业”的优质创新创业环境。

与此同时,佛山西站枢纽新城周边聚集了粤桂黔高铁经济带合作试验区(广东园)、中国(广东)机器人集成创新中心、广工大数控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平台载体。而这些雄厚的条件都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搭建互通桥梁 期待高铁直通背后新价值

近日印发的《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下称《行动计划》),多次提及佛山及港澳之间的合作:“携手港澳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支持佛山依托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打造现代金融后援服务基地。”“支持香港与佛山开展离岸贸易合作,建立粤港澳离岸贸易试点。”“支持佛山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建设。”

其中,《行动计划》提到,要依托制造业发展基础,为港澳产业金融、工业设计、 科技 服务、离岸贸易等高端生产 *** 企业到佛山发展提供更好服务,打造高端创新集聚区。建设“香港+佛山”深度合作支撑区。

高铁直通香港背后,新的价值正在凸显。依托佛山西站枢纽新城丰富优质的产业载体,佛山将发挥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作用,为香港的创新资源、现代服务业等提供发展平台和空间,拓展“香港服务+佛山贸易”,加快构建“世界 科技 +佛山智造+全球市场”的发展格局;加上内通外联的交通路网,高铁线上的佛山在承接深圳市外溢的相关产业和功能方面更具优势,使广佛产业配套协作有更快速对接通道,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佛山作为全球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未来,佛山还将依托粤港澳合作高端服务示范区等特色合作平台,全面落实‘香港+佛山’机制和建立健全‘澳门+佛山’合作机制,搭建粤港澳市场互联、人才信息技术等经济要素互通的桥梁。”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

紧抓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机遇,随着肇港高铁始发及南广高铁直通香港,佛山西站已实现1小时通达港澳,兼具连接大西南,辐射粤西沿海的作用,通过高铁可以自东向西将粤港澳—大西南—东盟串联起来,也由此成为泛珠三角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有望打造大湾区辐射大西南的前沿地带和大西南融入大湾区的桥头堡,进一步促进资源集聚。

可以预见,随着高铁线路网的密集,未来更多的湾区优质资源与要素将在佛山在南海集聚,成为 科技 创新成果与金融人才等高端要素的汇集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