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的简介

装修宝典032

DNA的简介,第1张

DNA的简介
导读:1、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主要遗传物质。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DNA分子鉴定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DNA分子鉴定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它可以用于解决中药,特别是动物类中药鉴定的某些难

1、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同时也是主要遗传物质。随着分子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DNA分子鉴定已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DNA分子鉴定技术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中药的鉴别,它可以用于解决中药,特别是动物类中药鉴定的某些难题,有准确性高、重复性好的特点。

2、有时被称为“遗传微粒”,因为在繁殖过程中,父代把它们自己DNA的一半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原核细胞的染色体是一个长DNA分子。真核细胞核中有不止一个染色体,每个染色单体也只含一个DNA分子。不过它们一般都比原核细胞中的DNA分子大而且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

3、DNA分子的功能是贮存决定物种性状的几乎所有蛋白质和RNA分子的全部遗传信息;编码和设计生物有机体在一定的时空中有序地转录基因和表达蛋白完成定向发育的所有程序;初步确定了生物独有的性状和个性以及和环境相互作用时所有的应激反应除染色体DNA外,有极少量结构不同的DNA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DNA病毒的遗传物质也是DNA,极少数为RNA。

有一部英国拍摄的影片让我看了感到惊喜,这就是根据英国真实案件改编的影片《凶手密码》。影片描述的是DNA之一次被用于处理司法案件的故事,当时是1985年,在英国,当时一名移民儿童的身世受到怀疑,借助DNA技术确认了他的身份,使母子免予被人为分隔的命运。影片重点叙述了DNA在刑事案件的首次应用,那是在1986年,当时在英格兰由于这项技术的应用使一个供认有罪的男子被发现是无辜的,并使真凶浮出水面。

令人叹为观止的DNA指纹术在司法案件的应用

影片《凶手密码》细致再现了英国应用DNA技术的一起真实的刑事案件(影片将部分当事人的真实姓名隐去):1983年12月22日早晨7时20分,15岁的琳达·曼宁的尸体被人在通往一家精神病院的路边草丛里发现。她腰部以下身体 *** ,据了解是前天晚上去看朋友的路上被扼死的,死后还被人 *** 过。从尸体里提取的 *** 表明凶手分泌遗传基因是A型带有高浓度磷酸葡萄糖变位酶(ICM)的H酶,这样的人在成人男子中只占10%。调查首先在附近一家精神病机构卡顿·海斯医院展开,但排查以失败告终,后来 *** 才发现他们实际上询问过那个凶手,但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他就是凶手。1986年7月5日下午,另一个受害者道恩·阿什沃思失踪了,她也是15岁, 是恩德比学校的学生。两天之后,在发现琳达·曼宁尸体的地方发现了阿什沃思的尸体,她被人撕成碎片,现场令人毛骨悚然。 *** 检验的结果表明,琳达·曼宁和道恩·阿什沃思死于同一人之手。道恩·阿什沃思遇害后,卡顿·海斯医院的一个厨房勤杂工理查德·巴克兰受到怀疑。理查德·巴克兰头脑简单,身体早熟,样子有点呆傻,有时躲在黑暗处突然跳出来吓唬妇女和年轻姑娘,因此名声很坏,当时 *** 排除了对他的怀疑。1986年夏天,警方将其带到警署,对他进行讯问。经过两天杂乱无章和自相矛盾的供述,最终他在供词上签了字,承认自己杀了道恩·阿什沃思。不过,经过血液检验,他不属于携带磷酸葡萄糖变位酶H酶分泌基因为A型的人。1986年11月21日,莱斯特机构的研究人员阿里·杰弗雷博士,从凶手的 *** 里提取DNA,然后将它与那个厨房勤杂工的血液样品相比照。他得出结论:理查德·巴克兰是无辜的。沮丧的警方随后想到一个大海捞针的办法,打算对当地男子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测试。1987年初, *** 决定请该地区16岁到34岁的年轻男子献出血样和唾液,经过化验,属于A/PGM1+分泌者血型的样本则被送往内政部法庭技术室进行DNA检测。从1981年1月到9月,有4583名男子接受了检测,但警方没有获得成功。1987年8月1日那天,4个面包店的工人聚集在莱斯特酒吧喝酒,其中一个人谈到一个名叫科林·皮奇福克(Colin Pitchfork)的雇员曾经威胁他去做血液测试,生性害羞、性格软弱的他用伪造的证件,以科林·皮奇福克的名义抽取了血液样品;另一个男子也提到,皮奇福克曾经答应如果他愿意做替身去接受测试给他200英镑(合300美元),但他拒绝了。皮奇福克解释说,他因为曾被指控有不体面的暴露害怕去做测试,担心警方跟他过不去。有一个女人坐在一张桌子旁听到这个消息后,到警方报案。1987年9月19日,27岁的科林·皮奇福克在小托伦被捕。警方的计算机资料显示皮奇福克有“露阴癖”,而且曾经去过那家精神病院看过门诊。警方拘捕皮奇福克后检测了他的血样,他的血样被送到杰弗雷的实验室,DNA检测结果表明,他正是 *** 并谋杀琳达·曼宁和道恩·阿什沃思的凶手。1988年1月22日,科林·皮奇福克被裁决有罪并被判终身监禁。

这部影片揭示:DNA技术在确认真正的罪犯和发现无辜者方面发挥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作用,许多成功的案例对人们运用这一技术起到了鼓舞作用。在《凶手密码》这部影片中, DNA技术洗刷了一个人的犯罪嫌疑,特别是当这个人的犯罪嫌疑由其有罪的供述而得到强化时,它的意义就更加显著了。一个被告人可能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违心承认自己的犯罪(如本案中的巴克兰,他明显是一个怯懦者),如果没有DNA技术帮了大忙,很有可能被错误定罪。因此,美国“一些州已经颁布法律要求定罪后进行DNA检测,并且一些州已经扩充或废止了对DNA证据在哪些地方适用进行限制的法令,其他一些州也正在立法过程中”。

精确的DNA技术也会出现应用错误

在我国,古时进行确认个人身份依靠的是滴血验子的老法子,这种 *** 并不是靠得住的 *** ,但在我国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却成为司法中进行人身识别的常用 ***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云:“按陈业滴血,见《汝南先贤传》,则自汉已有此说。”即使在古时,亦已认识到滴血之法不是可靠的办法。纪昀转述诸老吏的说法曰:“骨肉滴血必相合,论其常也。或冬月以器置冰雪上,冻使极冷;或夏月以盐醋拭器,使有酸咸之味:则所滴之血,入器即凝,虽至亲亦不合。故滴血不足为信谳。”由于个人人身识别在许多案件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鉴定错了,案件的认定和处理就很有可能跟着一起错。

在当代,个人识别依靠DNA检测,DNA鉴定技术(又称DNA指纹术)是公认的较为精确的技术,在个人识别方面被认为无可争议。有人称DNA的发现是科学上里程碑式的发现,在科学史上是世纪性标志。DNA在刑事司法中的应用也是革命性的。美国哲学教授苏珊·哈克就美国刑事司法中该技术的应用评价说:“当半个世纪前DNA首次被鉴定为基因物质时,谁能够想象到,DNA分析现在会在刑事司法审判系统以及公众对法律的理解中扮演这种角色呢?即使是20年前,法庭科学家仅仅能够断定一个血样是否是人的或动物的、雄性的或雌性的,并且,如果是人的,那么是哪种血型——在美国人中,拥有最少见血型的人有3%,血型最普通的占43%。DNA分析已经使得更加精确的鉴定成为可能(据称,美国联邦调查局实验室推测,将莱温斯基裙子上的污迹与克林顿的 *** 随机匹配的可能性有787万亿分之一)。美国于1986年将其首次引入刑事案件,它将司法审判公正的威力变得相当惊人,截至2002年春,DNA检测使得超过100名的囚犯被证明无罪,包括相当数量的死囚区的囚犯在内。”

不过,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对于自己的认识能力抱有足够的警惕的同时,对于科学技术手段形成的鉴定意见也不能不加警惕的照单全收。DNA鉴定主要有两种 *** :一是STR分型,就是平时所称DNA检验,能够对人进行个体识别,进行同一认定;二是线粒体DNA测序,不能同一认定,可用于否定,不可用于肯定。不了解DNA检测的基本知识,就有可能在采择证据时有所失误。更为致命的是,DNA技术虽为较为精确的技术,但鉴定人员缺乏责任心,鉴定工作缺乏精确性,甚至迎合性地为委托方提供其期待的意见,再精确的技术也不能必然保证有精确的结论。在美国,1989年卡斯特罗案件中威尔玛·庞塞与其两岁 *** 双双被刺死,嫌疑人卡斯特罗被捕, *** 在他的手表上发现了血渍,该血渍的DNA图谱显示与被害人的相符,不过,此案在预审中发现许多实验过程的错误:未进行种属实验,额外的谱带未被报告,对女儿的检测结果显示了额外的未被报告的谱带,受到污染的探针被重复使用却没有被记录,相互差距高于标准偏差三倍的谱带仍被标为匹配,未按照规定进行盲测,没有使用阴性对照或没有记录对照样品来源。这些因素造成DNA证据失去证据能力。

在我国,也发现多起DNA检测错误,引起社会广泛瞩目的河北李久明、山西岳兔元案件的DNA鉴定皆有失误。还有其他一些不如这些案件知名的案件,也已经发现存在DNA鉴定的错误。例如新疆曾经发生一起离奇案件:2004年7月13日,雷香国失踪,雷香国的家人向当地派出所报警,后又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7月24日中午,雷香国的姐姐雷红接到陌生人的 *** ,来电说哈拉玉宫乡的一条水渠里发现了一具男尸,由于没人报案和认领,已经埋掉,死者外形与报纸刊登的照片相像。雷红立即与库尔勒市公安局联系,前去辨认尸体。那具尸体在水中浸泡变形,埋入地下后又浑身是土,挖出来已难以辨认,雷香国的父亲雷伍富见到尸体后感到发型确实很像,但很难确定是否是其儿子。当晚警方对尸体进行解剖,库尔勒市公安局还通知雷伍富抽血,以便对无名尸体进行DNA鉴定。2004年8月24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称“有关人员对无名尸体与雷伍富血样,进行了DNA及无名尸体胃内容物鉴定,鉴定结论是无名尸体与雷伍富有血缘关系,累积亲权概率为99%,无名尸体胃内无有毒物质”。8月30日,雷伍富正式接到库尔勒市公安局的《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溺水死亡”。但警方并没有得出雷香国是否他杀的结论。2004年9月3日,巴州公安局刑侦支队在法医再次检验后,出具《死亡证明》和《火化证明》,尸体被火化。雷红怀疑弟弟的死跟一个叫苗苗的女人有关系,并提出疑问“我弟弟不会游泳,怎么会溺水死亡呢?”从雷香国手机通话记录中,雷红发现雷香国出事当晚确实找过苗苗,此后再没人见过他。雷红向库尔勒市公安局递交一份材料,请求警方调查。2004年9月19日,苗苗在乌鲁木齐市整容,准备与其母外逃,被库尔勒市公安局抓获。苗苗的父亲在青海省格尔木市也被抓获。令警方大跌眼镜的是,苗苗不仅交代了杀害雷香国的事实,还说出埋尸地点。2004年10月9日,警方在库尉公路一处戈壁滩挖出尸体,通知雷伍富前去抽血采样,雷香国的母亲也被采了血样。雷伍富和雷红还参加了死者衣物辨认,确认白色T恤、黑色裤子、黑色皮鞋,都是雷香国那天出门所穿,另外,雷香国的一根带玉的红绳也在。2005年1月6日,库尔勒市公安局下达《鉴定结论通知书》,结论是“雷香国尸体与其母施昌会的mtDNAHV区碱基序列一致”。鉴定结论认定这具尸体是雷香国,从而否认以前那具男尸是雷香国。为何两具尸体被鉴定为同一个人?库尔勒市公安局声称是机器故障,后来又说是样品受到了污染。

为什么会出现DNA检测的错误

原因是技术 *** 本身是可错的,苏珊·哈克提醒说:“ *** 以及实验室,都是可错的。例如,有时样本并不是被盲目呈现的,而是以一种期望得到肯定性证明的方式被提呈的。而且,DNA分析排除嫌疑人比识别犯罪人有更大的确定性,识别后者有时需要关于参考类别的机警假设。因此,我们几乎不奇怪于DNA证据不但是一种强大有力的证明无罪和鉴定有罪的工具,而且也具有非常令人迷惑的可能性(正如辛普森告诉我们大家的)。”DNA技术的可错性再加上其他因素,几乎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误,这些因素主要有三个:

一是检材受到污染。由于对检材保管疏忽大意,依据受到污染的检材进行检测就难免偏离事实真相,形成检测结果的错误。苏珊·哈克指出:“假定检测是被严格进行的,一个无辜的被告人将不会与犯罪人有相同的DNA,但一个更低的却不容忽视的可能性就是实验室犯了错误或者样品被污染了。”

二是检测人员提供迎合性鉴定意见,DNA检测和其他鉴定一样,鉴定人员应当以科学态度为之,不能“友情鉴定”,但鉴定人员属于指派机关或者与指派机关属于同一系统的同体意识和长期接受同一委托单位的固定客户关系,会使个别鉴定机构及其人员丧失科学精神,从而提供迎合委托方或者指派者意愿的鉴定意见。不幸的是,鉴定人员不恪守客观原因的现象并非个别,检测室成为炮制证据的场所也非止一家,当鉴定人员不再固有科学精神的时候,“科学证据”也就不再科学。

三是人为疏失。2003年11月23日,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国际法庭DNA证据研讨会上,有专家坦言:我国一些地区的公安司法机关,在DNA鉴定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使安全有效使用这项技术受到限制。DNA技术虽然具有高度精确性,但其本身并不能自动转化为客观证据,需要由鉴定人进行采样、实验、对比、分析及数据解释,然后才能得出结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降低DNA证据的准确性,造成DNA证据不但无助于确认真相,反而会导致错案发生。此外,有人故意布局来迷惑办案人员,诱使其得出错误结论。更令人担忧的是,已经发生有人利用DNA技术为自己脱罪,在美国密尔沃基市,安东宁·特纳被指控犯 *** 罪,正在羁押中等待审判,就在其羁押期间,狱外发生另一起谋杀案。警方搜集到的证据证明这两起案件的实物证据的DNA图谱完全相同。似乎证明安东宁·特纳是无辜的。后来查明,安东宁·特纳将 *** 样本投送出监,其亲属花了50美元收买一个女子,让她声称被 *** 且白日多人围奸,安东宁·特纳试图用这种 *** 误导侦查人员,为自己赢得无罪判决。DNA既可转移来为自己脱罪,也可转移用来陷害他人,无心造成的转移也会使无辜的人陷入讼累,办案人员若缺乏明察,盲从DNA鉴定意见,就可能造成冤枉无辜或者放纵罪犯的结果。

由于担心陪审团会被误导,一位加拿大法官“不允许DNA专家去证明随机匹配的可能性——害怕陪审团将会根据这种可能性简单地认为被告人是有罪的而不是将之与其他证据一同考虑”。但是,更多的人对DNA证据抱有一种不加警惕的迷信态度。在我国,直到现在,警告DNA鉴定可能存在错误的声音还不够响亮,错案就潜伏在对这种“科学证据”的迷信和盲从之中。二力河蟹相信,把在中国居住的居民DNA全部录取,登记在公安系统,不论什么案件都可以轻松破解。

1953年2月28日中午,剑桥大学两位年轻的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一同宣布他们的重大发现: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

在全球科学家共同纪念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的今天,记者采访了中科院副院长、我国863生物技术领域首席科学家陈竺教授,请他为读者介绍人类生命科学史上DNA发现的重大时刻和经典故事。■米歇尔发现了DNA

发现DNA最早是在1869年,是由德国生化学家米歇尔发现的。米歇尔在作博士论文时要确定淋巴细胞蛋白质的组成,不想却发现了一种既不溶解于水、醋酸,也不溶解于稀盐酸和食盐溶液的未知的新物质,最终证实这种物质存在于细胞核里,便将它定名为“核质”。后由瑞典著名生化学家阿尔特曼建议将“核质”定名为“核酸”。

核酸是一种高分子,它的基本组成单位叫做“核苷酸”。生物体内的核苷酸有两大类:一类是核糖核酸(即RNA),另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即DNA)。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核苷酸中的糖分子是“核糖”,后者是“脱氧核糖”。

记者:陈教授,您能告诉我们核苷酸中糖分子的“有氧”与“脱氧”对于我们人类生命意味着什么?

陈竺:按照现代基因组学研究的结果,生物中的遗传物质大都为脱氧核糖核酸即DNA,也就是说DNA是生命的遗传物质,基因的特异性在于DNA序列的特异性。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探索揭示生命的奥秘十分重要。■双螺旋结构发现50年

2003年4月23日,英国科学界在伦敦举行盛大聚会,庆祝生命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这次庆祝会由英国皇家学会、英国医学研究会和《自然》杂志共同举办。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杰出的生化学家詹姆斯·沃森出席聚会并发表了讲话。

詹姆斯·沃森是美国芝加哥人,195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从事博士后工作时,与同在剑桥大学从事生物学研究的英国生化学家弗朗西斯·克里克相识,便共同开始了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

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构建出一个高约两米的双螺旋模型,以此从化学角度来解释孟德尔的生物遗传理论,同时标明DNA是一个双螺旋结构,很像一段螺旋的梯子。

1953年2月28日中午,剑桥大学这两位年轻的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一同步入老鹰酒吧宣布他们的重大发现:DNA是由两条核苷酸链组成的双螺旋结构,并于同年4月25日,在《自然》杂志上宣布了他们的这一发现。

记者:后人应怎样看这一发现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陈竺:双螺旋结构显示出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时能够复制,完善地解释了生命体要繁衍后代,物种要保持稳定,细胞内必须有遗传属性和复制能力的机理。这一发现标志着沃森和克里克终于揭示出了基因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奥秘,两人由此获诺贝尔奖,并由此引发了一场蔚为壮观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重大革命。■还有一人也同获诺贝尔奖

就在沃森和克里克获得诺贝尔奖的同时,还有一个人也同时获得了这一重大奖项,他叫威尔金斯,是英国的一位生物物理学家。他的X光衍射研究,对于DNA分子结构的确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威尔金斯1916年出生于新西兰。他用X光衍射分析对DNA进行研究,发现DNA分子是有规律的,研究还显示DNA结构有可能是螺旋体。在此基础上,威尔金斯的同事———年轻的女物理化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在伦敦国王学院,借助于伦琴射线进行DNA结构分析,证实了这种结构是由一恒定的距离重复单位组成,并指出已知存在于DNA中的磷酸盐基团可能位于螺旋体的外部。

运用这一研究成果,沃森和克里克才得以构出DNA分子的结构模型,并与威尔金斯同获196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和医学奖。

记者:获奖者中为什么没有富兰克林,她的研究贡献也是很重要的,没有她岂不是不公平?

陈竺:是这样的。但此时的女物理化学家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因患癌症已经去世,所以没能获取这一殊荣。可是,她对DNA结构的发现确实是功不可没,因此至今为后人深深怀念。■相关概念:DNA的复制

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来合成子代DNA的过程。能够自我复制是遗传物质的重要特征之一。染色体能够复制,基因能够复制,归根结底是DNA能够复制。

生物体要维持种族的延续,就必须把他们的遗传信息稳定地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要把DNA分子稳定地传给后代,这就涉及到DNA分子的复制。

DNA的基本功能遗传物质DNA的基本功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复制,在生物的传种接代中传递遗传信息;另一方面是在后代的个体发育中,能使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后代表现出与亲代相似的性状。

连结断裂:「社会性死亡」

以人类的观点来看,连结感可视为一种人权。对一个罗马公民来说,被驱离城市、流放边疆,可说是仅次于处死的重刑。「活着」的拉丁文是inter hominem esse,字面上的意思是「身处人群」,而「死亡」的拉丁文则是inter hominem esse desinere,也就是「无法身处人群,不再身处人群」之意。人类是社会性动物;在演化过程中,我们对社会关系的理解与渴望已深深烙进我们的DNA中。

「当人们失去连结,他们就有被社会孤立的风险,他们在别人生命中的影响力也会就此消失。」这种情况称为「社会性死亡」。用德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Zygmunt Bauman)的话来说,「社会死亡」的人们就等同旧而无用、随手可丢的废弃物,意谓著个人丧失社会角色与地位,被社会边缘化,同时被社会视为死亡的现象,不论你实际上是生是死。社会性死亡也代表社交生活的缺乏—缺乏兴致、亲近、关怀与相助—而深受其害的人则被化约为一个求助无门的对象,而非拥有自主能力的个体。

老死所带来的疏离和贬抑,实为现今这个追求长生不老的后现代个人主义社会的阴暗面。这些负面观点导致老人、病人与垂死之人遭到边缘化,进而与他人渐行渐远,甚至在生理死亡降临之前,先遭遇社会性死亡,活得好好的人却被当作亡者、逝者看待。我们不再像古早年代一样熟悉死亡;我们不再自然地面对死亡、疾病与老化。我们努力想让自己远离这些生命之必然,同时却也把患病、垂死、衰老的人群推向连结断裂的危机,让他们独自面对人生三大转折期。

有时候,我们也会想要主动切断连结。现代社会中,很多人时时刻刻都在与人连结──有些透过手机和网路远距交流,有些则实体面对面见面,例如在办公室办公时、在酒吧喝咖啡啤酒时。连结太密集,有时候反而让我们抓狂。因此有些人偶尔会选择暂时和他人切断连结,买张机票飞往遥远的目的地,远离网路、手机和其他人。决定权在你。

然而,由于退休、痛失挚爱、疾病这三大老年变故的关系,有些人是在非自愿情况下被迫切断社会连结,面临社会性死亡的风险。在面临重大转折时,若有大型社会 *** 支持,将能有效降低血压、心跳、胆固醇,同时能减轻压力、增强免疫系统。孤寂感可视为个人缺乏社会支持的感受。荷兰研究显示,即便提供的实质支持(practical support)偏少,增加情感上的支持(emotional support)便能使老人的孤寂感降低,同时也能降低死亡率。

所谓的孤寂感是指一个人经历不愉快或难以接受的感情断交,或是和对方交情变差时,所产生的主观感受。孤寂感降低、较多的情绪支持和死亡率的降低具有正相关。

孤寂感可视为一种「隐性」疾病。受孤寂感所苦的人有较高机率产生忧郁、运动不足、饮食习惯不良的现象,导致他们更容易染上感冒、流感等常见疾病,或甚至是更严重的疾病。

人年轻的时候,孤寂多半是个性使然。但老年人的孤寂往往是由各种因素造成的:失去伴侣、社交 *** 萎缩、退休后生理健康衰退等。孤寂感的肇因大致可分为三种:个人因素(自我想法)、人际因素(和他人接触)与社会因素。

孤寂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举足轻重,这是因为缺乏了与他人的连结,我们就没有外在动力来激励我们恢复健康。缺乏外在动力也会消弭我们的内在动力。单是生病和寂寞相加就可以很吓人,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价值,怀疑自己是否有为这个世界带来什么有价值的事物,或是怀疑我们某天夜晚过世后,会不会没人想念。没有人想要被遗忘,但孤寂感会让我们觉得自己早就被忘得一干二净。即使我们更爱的亲人或朋友刚来探访不久,残余的孤寂感仍会流连脑中;我们太渴望他人陪伴了。由于寂寞和疾病的关联是如此密切,许多癌症中心都设立了探视系统,以帮助病人舒缓孤寂感,努力对抗攸关生命的重病。

 

本文授权刊登自远流/ 莎宾娜‧维德伍, 迪克‧梵蒂可, 汤玛士‧哈玛雅各森, 米亚‧皮埃尔, 安娜‧艾薇里, 亚斯柏‧隆德 《创造连结:用设计创造有同理心的社会》

《创造连结:用设计创造有同理心的社会》

作者:莎宾娜‧维德伍, 迪克‧梵蒂可, 汤玛士‧哈玛雅各森, 米亚‧皮埃尔, 安娜‧艾薇里, 亚斯柏‧隆德

出版社:远流

引物设计原则:1、长度:15—30bp,其有效长度[Ln=2(G十C)十(A十T)]一般不大于38,否则PCR的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酶的更佳作用温度(74度),从而降低产物的特异性2、G十c含量:应在45%一55%之间,PCR扩增中的复性温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