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打工一个月工资1万5左右,在上海算是什么水平?

装修宝典020

在上海打工一个月工资1万5左右,在上海算是什么水平?,第1张

上海打工一个月工资1万5左右,在上海算是什么水平?
导读:前几天,我在洗澡的时候知乎跳出来一个话题:个人税后月薪一万在上海是什么样的体验?好奇打开了这个话题之后,这个澡我洗了一个小时,因为中间停下来翻了40分钟手机。我找了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活状态放出来,和大家共勉。按照作者的要求,隐去了名字。0

前几天,我在洗澡的时候知乎跳出来一个话题:个人税后月薪一万在上海是什么样的体验?好奇打开了这个话题之后,这个澡我洗了一个小时,因为中间停下来翻了40分钟手机。

我找了3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生活状态放出来,和大家共勉。按照作者的要求,隐去了名字。

01

女,普通大学本科毕业,工作两年

在一个民营文化公司,五险一金按更低的交,税后基本工资8000,加上项目奖励、各种补贴、年终,均下来月薪10K+,还算符合回答这个问题标准。

感受:

钱不算多但够花,社会地位低,没有身份认同感,但比起学生时代,有自己花钱自己赚的 *** 吧。

我属于比较节省的类型,每个月的基本支出在4000左右(去年月均支出6000左右,今年因为开始学习理财,特意控制,想在老家买房,哈哈~)。

日常支出:

吃:工作日公司包中餐,晚上加班的话也吃公司,所以日常在吃上月支出基本1000块撑死,偶尔和朋友出去搓一顿,大概500,一个月在吃上的支出1500左右(封顶1500,通常有结余)。

住:年初的时候换了个破破烂烂的两室一厅,距离陆家嘴单车10分钟,价格非常低,月租金3400,中介费加自己捣鼓装修美化的钱,均下来一个月4000,我和男朋友住一个房间,隔壁房间租出去,都是一个房间2000,月均1000,加上水电煤网,一个月在住上的支出大概在1200左右。

行:家里离公司非常近,走路上班,没有这块的支出。每年会安排一次长途旅行和短途旅行,和男朋友一起去,大概会花掉6000-7000的样子。

其他:化妆品衣服鞋子生活用品啥的,不用大牌,我大概每个月要花800块左右(护肤彩妆很少买,基本都是男朋友送的)然后剩下的500块就有时候娱乐呀,还有各种乱七八糟,我喜欢看**和 *** ,基本上是花在这上面。另外年初报了一个吉他班1000块,前段时间又报了一个韩语班2000块。

剩下的钱呢,每个月给爸妈寄2000,多出来的就自己存着,余额宝、余利宝放一半,股市放一半,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攒着钱,没什么经验地学习着理财吧。

先说负面的感受吧,我家里条件一般,小时候穷养,长大后有点消费自卑,比如去商场,从来不敢去那种高大上的女装店看衣服,偶尔陪朋友去逛专柜,会偷偷看标价牌,然后又偷偷放下。有时候会讨厌这样的自己,觉得自己怎么这么low,一直给自己做心里建设,现在在慢慢变好。

普通上班族(排除掉上海本地人)月薪10000在上海真的就是最最基本的温饱水平,最致命的是,你可能每天穿的光鲜靓丽出入高大上的写字楼上班,周末发发和同事去外滩酒吧去世贸喝咖啡的照片,朋友圈里无限精彩,但回家看看自己又小又乱的出租房,面对家人长辈以及上海本地人的对你“不过就是打工”的评论,你就发现,其实你活的真的不过如此,在上海永远是个异乡人,没有过高的社会地位,而且缺少对身份的认同感,每天为了工作的琐事操心,朝九晚五勤勤勉勉拿着死工资,望不到未来。

但是也因为这里是上海,它确实给你了相对公平的机会,至少我认为我现在的工资水平是符合我对自己的预期和付出的(我刚毕业的时候在上海找了一家国企,年薪56万,干了两个月真的是觉得没意思而且养不活自己,就跳槽到现在的单位)。我现在每次花钱买东西(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东西的时候),我真的觉得特别幸福,就是对自己养活自己,自己花自己钱的那种自豪感,发自内心的。

越来越坚定地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在上海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寸之地。

02

男,211高校本科毕业,工作四年

华北某四线城市,城乡结合部长大,非常普通但和睦的家庭,91年出生,学生生涯比较平顺。

2002年世界杯时之一次来上海,震惊这里的人居然坐公交或乘地铁上班(那时候我们家乡骑自行车上班)

2013年秋,时隔十一年,第二次来上海,是乘火车来面试的,拿到了offer。女朋友在广州还没毕业,准备异地恋但是对爱情异常坚定。

第三次来上海就是2014年年初实习入职了,也开始了异地恋。

当时从没想过来上海意味着什么,这座城市又会给我带来什么。

行业算是传统类,公司不大但平台尚可,合资企业,培养和晋升体系挺健全。入职offer税前1w,到手7k+。当时觉得这个收入非常多,是家乡的同辈甚至长辈工作N久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之一个月拿到工资很兴奋,买了台联想笔记本电脑送给爸妈,爸妈心疼钱,批评我。我心酸地偷偷哭了,在2号线上。

工作一年多工资基本没变,税后工资7k+。2k+的房租,一个人住,是隔断房,我那屋朝北,冬天很冷,还没有手机信号,只能靠WiFi生存。然后2k吃饭,2k聚餐交通或者其他消费,这样就所剩无几。

那时没有对未来的担忧,也不知道什么叫买房买车的压力,有着简单的幸福。

2015年春节前夕,手机WiFi坏了,但是屋里手机信号却基本死角。于是换了部国产手机,没成想买了手机后,由于公司之前的差旅报销下得太晚,导致我弹尽粮绝,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了。女朋友知道了,偷偷给我打了500块还没告诉我。我当时以为是公司的报销到账了。工作之一年结束,存款为0。

工作第二年调动了岗位,工作压力大了一些,工资涨了一点,到手1w。我换了住处,一个终于有了手机信号的住处。那段时间经常出差,看遍了大江南北,住处基本只有周末在住。哦对了,第二年终于把户口落好了,积分。

这一年很充实,成长很快。在外很偶然认识了几位对我接下来个人发展而言非常重要的朋友。工作第二年,存了5w。

工作进入第三年,女朋友从广州来了上海,我工资到手12w。房租4k,两个人衣食住行5k,基本也没有存下钱,但日子平淡而幸福。

第四年我跳槽了,大概税后有16w。阴差阳错真的开始了跟那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做了些比较小儿科的创业尝试。我们把这作为副业,共同的兴趣是更好的动力,花费精力不多,一般周末凑在一起商量和推进。业务属于相对原始的生意模式,但是我们心很齐,再结合一些创新和运气,之一个项目两个月完成。每人赚了11w,我激动得一夜没睡。那年我的存款到了20w。

2016年我跟女朋友领证了,租房。传统的安家立业思想,开始让我思考买房。到2017年年初,上海房价达到高点。双方家里砸锅卖铁,再加上我跟老婆那点存款,终于凑足了更低限度的首付,买了套上海的小房子。我们终于有了家!但却背上了巨额房贷,我的工资基本都交给了银行。

再后来,没成想,副业的小事情居然越做越顺,越做越多。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看到了行业的迅速变化。作为副业,我们都看不到它的未来,更没有能力资金和资源继续下去,再加上骨子里我们都是比较保守的人,最终我们选择了转手,这个决定是我们一致的看法。转手后,每人分了一部分收入,不算多,刚好够房贷的。我就这些投进房贷的提前还款。

那一刻,存款再次归零,就像当年没法买回家的车票一样。

再然后,到了现在,到了今晚。老婆在身边安睡,略劳累的工作,平凡的生活,温馨的家。

一路走来,2014-2018。我感谢上海,给了我太多的美好和锻炼。感谢我的老婆,默默支持我。也感谢命运,给了我难得的运气。

我的例子也许不太具有代表性,许多的偶然和运气让我这四年前进得比较快。不过我始终也一直在告诫自己,在此拿来与志同道合者共勉:既然来了上海这样的高压城市,不是过来“陪太子读书”的,也不是来拍黄浦江拍新天地然后发朋友圈创造逼格的,更不是来为这座城市贡献青春然后被淘汰的。

分清虚和实,是我这几年比较深刻的认知。身边有些朋友和同学走进了“活在朋友圈里”的怪圈。其实我觉得,朋友圈之摄影大赛甚至逼格为虚,增长本领多赚钱或者再简单点——让自己过得开心,此方为实。毕竟,父母唯其疾之忧。逼格背后若无实力相称,必是辛酸的。

有时候,寻常路看着安逸不出错,却不一定好走,尤其是在上海这样的城市。碰到些不寻常的路,值得来这座城市的年轻人试一试。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03

男,集卡司机,来上海二十年

51岁属猴,自己买的集卡车自己接的活来干,现在专门跑短途运输一般十公里以内最远跑到浦西宝山边上。平均下来一天能拖十个集装箱(不堵车的话我能一天不睡觉拖二十来个),浦东的150一个,浦西的200一个,没有周末,天天跑车,闲下来不干活就浑身不舒服。

除去油费和车耗一个月大概能到手三万出头,我也不知道我们交不交税,反正每个月结账到手就这么多。

我住在外环高速边上的小集镇上,回迁房小区一个单间一个月1500,水电天然气最近空调开的多,一个月250,自己家里做饭,老婆没有工作就天天做饭给我吃,老两口一个月伙食费要2000。

我就一个小孩,儿子很给我争气,高中考上了苏州大学,大学又考上了南京大学的研究生,开学就研二了我每个月给他3000块的生活费。

生活呢总之还好,2010年经高人指点在苏州园区买了个大三室,家里人都反对,现在证明我当初是对的。

干活时老是熬夜很辛苦,过了五十岁之后熬夜经常开始吃不消了,我准备等儿子工作了,就开始少接点活混混开了玩,玩到60岁驾驶证降级就回苏北老家养老。

我内心里很感谢上海这个城市,这个城市给了很多我这样的没文化,没出身的人机会,让我们能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

初中毕业水平有限,写的乱七八糟的,大家见笑了。

以上是来自知乎的回答

祝福小姑娘有一天可以靠自己在魔都找到自己的天地,祝愿小哥哥接下来的四年同样节节高升,希望司机叔叔多保重身体。

其实,每一个离开家的孩子心里都憋着一股劲。在上海月薪1万过什么样的生活和薪资无关,和心态有关

所以你现在的生活你自己满意吗?

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包括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是上海的标志建筑群,不少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开放时间:全天,门票价格:免费。

万国建筑群优秀建筑有:亚细亚大楼、有利大楼、日清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楼、电报大楼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是百年上海的一个影子,也是旧上海资本主义的写照。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南楼北楼、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各种风格的大厦。

扩展资料:

相关历史;

1、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群这一片建筑位于南京路的东端接外滩,大多具有100到120年的历史,都是上海的优秀典型建筑,多为20世纪初的折衷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这些古典主义与现代主义并存的建筑,已成为了上海的象征。

2、1840年以后,上海作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开始对外开放。外滩旧景1845年英国殖民主义者抢占外滩,建立了英租界。1849年,法国殖民者也抢占外滩建立了法租界。自此到20世纪40年代初,外滩一直被英租界和法租界占据,并分别被叫作"英租界外滩"和"法兰西外滩"。

3、1849年法国也在英租界的南侧划得986亩土地为法租界。但临江而立的巍峨参差的万国建筑博览群,是到上世纪初,特别是在二十、三十年代才建造起来的。

-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

-万国建筑群

作为十级美食爱好者,下午茶☕️是绝对不可缺少滴,说下我经常去的几家店吧,品质都是杠杠滴,不会踩雷哦!

POP露台餐厅与酒吧

宙斯汇仪式感下午茶

芭芭露莎

谧径莫奈花园餐厅

HUGO HUSKY HOUSE

网红餐厅很容易踩雷的,不过总有那么几家实至名归的,以下是我趟雷无数后总结出的还不错的网红下午茶餐厅。

一、POP露台餐厅与酒吧

推荐理由:

外滩周边的餐厅,这家下午茶☕️真的超级美家露台餐厅性价比也超级高,按头安利给每一个plmm来这里看绝美江景。晚上还会开放直接面临外滩的露台,是小酒吧。露台上的阁楼可以预定过生日,或者很适合来这里告白哦哈哈哈~阁楼有低消。

空间布置:

整体环境不错,秋天也可以坐在室外,风景不错,他们家也有室内的环境,圣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