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霜父亲的资料

装修宝典014

吴霜父亲的资料,第1张

吴霜父亲的资料
导读:  吴祖光目录[隐藏]  生平简介  作品回顾  往事略集  处世观念  书目年表  (1917—2003)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吴祖光又名吴召石、吴韶,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原籍江苏武进,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生于北京东城小草厂

  吴祖光目录[隐藏]

  生平简介

  作品回顾

  往事略集

  处世观念

  书目年表

  (1917—2003)

  [编辑本段]生平简介

  吴祖光又名吴召石、吴韶,现代著名剧作家、导演。原籍江苏武进,1917年4月21日出生于生于北京东城小草厂的一所大宅院里,家庭为吴祖光提供了一个文学的环境。其父吴瀛,曾参加创办故宫博物院,精于诗文书画、篆刻和古文物鉴赏,对吴祖光的文学生涯有深刻影响,同年吴祖光毕业于北京孔德学校。在中法大学文学系学习一年后,应聘任南京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1934年发表的小说《宫娥怨》,是其处女作。七七事变后,随剧校到湖南、四川担任语文和中国戏剧史的教学。1936年于中法大学文科肄业。1937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校长室秘书,同年创作抗日话剧《凤凰城》,成为全国戏剧界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斗争的有力武器。随后几年间,他创作了《正气歌》、《风雪夜归人》、《林冲夜奔》、《牛郎织女》和《少年游》等剧作声震剧坛,以上作品均收入《吴祖光戏剧选》。1945年,他主编的《新民晚报》副刊率先发表了 *** 的词作《沁园春·雪》。1946年,他在上海创办《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和《清明》杂志,还创作《捉鬼传》和新剧《嫦娥奔月》,声讨 *** 的反动统治,后受 *** 反动派的迫害逃亡香港。1947年,他在香港编导了《国魂》、《莫负青春》、《山河泪》、《春风秋雨》和《风雪夜归人》等**。新中国成立后,吴祖光陆续创作出反映纺纱女工的**《红旗歌》和儿童剧《除四害》等作品。1954年后,吴祖光导演了**《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为梅兰芳、程砚秋两位京剧艺术大师留下了极其珍贵的资料。1963年,他与妻子新凤霞合作改编了评剧《花为媒》,成为了评剧舞台上的成功佳作。此外他还创作了《武则天》、《三打陶三春》、《闯江湖》、《新凤霞传奇》和《三关宴》等大量作品。

  1937年—1948年吴祖光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讲师,重庆中央青年剧社、中华剧艺社编导,《新民晚报》副刊编辑,《清明》杂志主编,香港大中华影片公司编导,香港永华影业公司导演。1949年后吴祖光任中央**局、北京**制片厂导演,牡丹江文工团编导,中国戏曲学校、中国戏曲研究院、北京京剧院编剧,文化部艺术局专业创作员,中国文联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副主席,友谊出版公司名誉董事长。1957年曾被错划为右派,下放北大荒劳动。1960年回到北京,先后在中央戏曲学校实验京剧团和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写有《武则天》、《凤求凰》和《三打陶三春》等剧目。1979年调文化部艺术局从事专业创作。 *** 以后,写了京剧《红娘子》和话剧《闯江湖》,都颇受欢迎。他是第五届至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建国后吴祖光出版了戏剧集《风雪集》、散文集《艺术的花朵》,同时还执导了多部艺术影片,其中的《梅兰芳舞台艺术》、《洛神》、《荒山泪》等为后世留下了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程砚秋的珍贵资料。1960年回北京实验京剧团和中国戏曲研究院任编剧,创作了《三打陶三春》、《三关宴》等京剧剧本,所改写的评剧《花为媒》的**剧本堪称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文革”后,吴祖光创作了取材于妻子新凤霞生活经历的话剧《闯江湖》。2003年4月9日,因冠心病发作,在北京逝世,享年86岁。

  [编辑本段]作品回顾

  ▲《三打陶三春》

  20世纪60年代吴祖光作品,1983年被长春**制片厂拍为彩色舞台艺术故事片。

  五代时,流落江湖的好汉郑恩路经蒲城县,因偷西瓜,遭到看瓜女陶三春的痛打。赵匡胤见她才貌出众,从中撮合,郑恩与陶三春订下姻缘。

  周世宗柴荣登基后,封赵匡胤为南平王,郑恩为北平王,并恩准郑恩与三春完婚。三春自别后也日夜思念郑恩,钦差要她进京完婚,她 *** 凤冠霞帔,骑一头小毛驴,领弟弟陶虎赶往京城。

  他们来到汴京城外十里堡,遇到赵匡胤和郑恩派出的大将高怀德。高怀德乔装成红胡子响马,扬言要陶三春做他的压寨夫人。陶三春闻言大怒,与之交手,经过一番酣战,陶三春击败了“响马”。高怀德在无奈之中,吐出了真情。陶三春闻讯后,怒火中烧闯入皇宫,欲找郑恩算账。

  郑恩见陶三春闯入金殿,悄悄躲藏起来。柴荣见三春目无朝纲,命御林军将她拿下,御林军又被三春打得落花流水,大将高怀亮也被打得一败涂地。柴荣只得命赵匡胤连夜去找郑恩,给他们成婚。

  郑恩询问十里堡战果如何?高怀德谎称他暗射雕翎箭,把三春射下坐骑。郑恩听后,以为煞了三春的威风,随即回府完婚。郑恩为摆王爷架子,在洞房中连称口渴,要三春给他倒茶。三春强压怒火,不予理睬。当他发现桌上放着卖油梆子,以为三春有意羞辱于他,要丫环取家法惩治三春。三春忍无可忍,与郑恩动起手来,几个回合就把郑恩打翻在地。郑恩自知不敌,跑出洞房,连呼高怀德助阵。高怀德已跑得不知去向。

  柴荣、赵匡胤闻讯后赶来劝架。陶三春当着他们的面,立卖油梆为郑家家法,以示永不忘本。郑恩跪地赔礼认错,夫妇言归于好。柴荣封陶三春为一品勇猛夫人,准予参与朝政。

  ▲《花为媒》

  1963年长春**制片厂出品,吴祖光编剧,此**剧本被誉为传统戏翻新的典范之作。

  王俊卿与表姐李月娥,青梅竹马,两小情笃,相誓永结百年之好。王母思孙心切,托 阮妈为俊卿说亲,阮妈为他说合了才貌出众的张五可,俊卿不从。王母几经诘问,俊卿吐露真情,非月娥不娶,绝不移情他人。王母无奈,又托阮妈去月娥家说亲。

  月娥之父李茂林认为男女私情,有失大体,坚决不允婚事。俊卿得悉此情,病况日重。王母忧心如焚,阮妈献计,怂恿俊卿去张家花园相亲,她认为只要俊卿见到五可,定会喜爱五可,便可玉成此事。但俊卿病重,不能前往。阮妈又生一计,请其表弟贾俊英代为相亲。俊英与五可在花园会面,五可见他一表人才,举止潇洒,赠与定情信物红玫瑰一朵,以示相许。俊英将红玫瑰转赠俊卿,俊卿坚拒不受,阮妈又向王母献策,不妨先将五可娶来,俊卿势必就范,王母颔首,相约定期迎娶。

  月娥闻讯,不胜痛苦,月娥母深谙女儿心事,乘其父不在家中,采用冒名送女之计,抢先将月娥送到王家与俊卿拜堂成亲,待五可花轿到来时,他们已经完婚。五可见状,怒不可遏。她大闹花堂,随即闯进洞房,严词质问俊卿,俊卿语塞。阮妈见此情状,不知如何是好,忽然发现站在一旁的贾俊英,即将他拖入洞房。于是,两对情人,笑逐颜开,各遂所愿。

  《花为媒》精彩唱词选段

  赠君玫瑰君莫笑

  (张五可唱)叫一声王俊卿你来得正好,顾不得女孩儿家粉面发烧;我的心止不住扑扑突突地乱跳,有句话我要问问你呀,仔细你听着,婚姻事应不应得我不恼,好不该说我不值半分毫;你说我心不灵,我这手不巧,又说我貌丑无才我的身段不苗条。今日里到花园我们见了面,我让你仔仔细细把花瞧;你看看红玫瑰,再看看含羞草,你看看这藤萝盘架,再看看柳弯腰,你看看兰花如指,再看看芙蓉如面,看一看我这满园的鲜花美又姣。走一步,凤展翅;走两步,彩云飘;五可走了一个连环步,钗环响亮声音高,可笑你小小的书生为花颠倒,意悬悬眼灼灼你魂散魄消。

  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张五可唱)张五可用目瞅,从上下仔细打量这位闺闺女流;只见她的头发怎么那么黑?梳妆怎么那么秀?两鬓蓬松光溜溜,何用桂花油?高挽凤纂不前又不后,有个名儿叫仙人髻。银丝线穿珠凤在鬓边戴,明晃晃走起路来颤悠悠,颤颤悠悠恰似金鸡乱点头。芙蓉面,眉如远山秀,杏核眼灵性儿透,她的鼻梁骨儿高,相衬着樱桃小口,牙似玉,唇如朱,不薄也不厚,耳戴着八宝点翠叫的什么赤金钩。上身穿的本是红绣衫,拓金边又把云子扣,周围是万字不到头,还有个狮子解带滚绣球。内套小衬衫,她的袖口有点瘦;她整了整妆,抬了一抬手,稍微一用劲,透了一透袖;露出来十指尖如笋,她这腕似白莲藕,人家生就一双灵巧的手,巧娘生下这位俏丫头�下身穿八幅裙掐百褶是云霞皱,俱都是锦绣罗缎绸。裙下边又把红鞋儿露,满帮是花,金丝线锁口,五色的丝绒绳又把底儿收。巧手难描,画又画不就,生来的俏,行动风流,行风流,动风流,行动怎么那么风流。猜不透这位好姑娘是几世修?美天仙还要比她丑,嫦娥见她也害羞。年轻的人爱不够,就是你,七十七、八十八、九十九……年迈老者见了她,眉开色悦,赞成也得点头。世界上这样的女子真是少有,这才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风雪夜归人》

  本剧为吴祖光代表作,完成于1942年,1948年由吴祖光亲自导演拍成**,由香港大中华影业公司出品。

  上世纪40年代末期,在一个酷寒的风雪之夜,一个人踉踉跄跄地从坍塌的围墙缺口走进富家苏弘基的花园,手扶着那株枯萎了的海棠树,似在找寻他过去留在这儿的影子。

  20年前,这座大城市里有一个出身贫寒的京剧男演员魏莲生,以演花旦红极一时。达官贵人、妙龄男女,甚至一般市民都被他的声色所倾倒。他交往甚广,常为穷苦的邻居纾危济困,颇受人们的敬慕。

  以走私 *** 起家的法院院长苏弘基,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他的四姨太玉春原是个烟花女子,后被苏弘基赎出为妾。玉春怀着一颗争取自由幸福的火热的心,不甘心于囚笼般的富贵生活。她以学戏结识了魏莲生,向他倾诉了自己悲惨的身世,后趁莲生到苏府祝寿演出之前,将他请到自己的小楼上。他们二人过去的遭遇相近,又都沦为阔老们消愁解闷的玩意儿,失去做人尊严,因而由怜生爱,并商定私奔,走向自由。这时,莲生从窗口摘下一枝海棠花送给了玉春。不料这一切都被由莲生推荐给苏家当管事的王新贵窥见。

  善于阿谀的小人竟忘恩负义将此事禀报了苏弘基。当玉春按约出走之际,王新贵带领几名打手把玉春抓回,莲生则被驱逐出境。二人依依话别,从此天各一方。20年后,莲生拖着过早衰老的病体重回故土,但已物是人非,玉春已被苏弘基送给天南盐运使徐辅成为妾。莲生感慨万分,在那个风雪交加的夜晚,悄然死在海棠树下。

  [编辑本段]往事略集

  ▲“二流堂”奇冤

  对于自己的际遇,吴祖光在生前也有过检视和回忆。“二流堂”是他无法摆脱的创伤记忆。

  1913年出生的画家黄苗子,80年代末旅居澳州近十年,担任昆士兰格里菲斯大学客座教授,他是二流堂的亲历者和见证人。他在北京的寓所接受记者的访问时说:二流堂是一个荒诞的滑稽剧。

  二流堂最初的形成和一个叫唐瑜的人有关。唐瑜是仰光华侨,1930年代初期便活跃于上海的**界。据说是由于反对家庭包办的亲事,逃婚到上海,然后辗转到了重庆。唐瑜有一个胞兄在仰光,是富有的商人,这个富有的哥哥重手足之情,对兄弟关怀备至,唐瑜的哥哥给了他一把金梳子,跟他说如果没钱了,就折一个梳齿可以换钱。唐瑜拿着这把梳子突发奇想,把金梳子卖了,用换来的钱盖房子。

  新房不断修建起来,建屋就地取材,大都采用当地极易取得的巨大的竹子捆绑起来做成屋架、门、窗,然后里外抹灰,加盖屋顶,便成为居室,这种在当地统称为“捆把房子”的建筑经过细致的加工,完全可以成为漂亮的西式住宅。唐瑜先后修建起不止两三处住房,都是提供给朋友居住,他的之一套房子“依庐”就是给夏衍一家住的。

  吴祖光在他的回忆二流堂的文字中写道:唐瑜最后建造的更大的一幢房子,就在中一路四德里下坡的四德村,有一个很宽敞的大客厅和三间住室,装修比较考究,取了一个名字,叫做“碧庐”。“碧庐”与“壁炉”同音,唐瑜特别喜欢壁炉,大客厅里砌了一个很讲究的漂亮壁炉。

  黄苗子说,唐瑜的碧庐,在重庆文艺界是一个引人的去处,朋友们都愿意到这里来聚,碧庐就像现在的沙龙或者俱乐部。那段时间吴祖光是碧庐的活跃人物,重庆的岁月是吴祖光人生中鼎盛的时期。在重庆,话剧成了最受大众欢迎也最为时尚的文化活动,吴祖光创作的《正气歌》、《少年游》、《牛郎织女》都成了一时的热门好戏。

  碧庐在鼎盛的时候住过十几位房客。有一天徐冰(徐冰在解放以后是统战部长,当时在重庆分管文艺)和郭沫若来碧庐,住在那里的人还没起床。徐冰就说这些二流子真是懒惰,实际上当时大家都参加演出,结束的时候都是半夜三四点钟。那时候大家刚学会了一个陕北词“二流子”,郭老就说给他们起个名字就叫“二流堂”吧。“二流堂”的名字就叫起来了。

  但吴祖光对这个名词没有什么好感,他写作一直勤奋,也不爱过多地聚众聊闲天。

  抗战胜利之后,大家各奔前程。1947年,吴祖光去了香港,到香港后,他改行做起了**导演,这项工作给他带来了新的知名度和丰厚的收入。

  吴祖光回到北京是在1949年9月。在他面前是一个新的国家,同时等着他的,还有一份美满姻缘。

  那时演员戴浩与虞静子夫妇在东单西观音寺34号租了一所老式的大洋房,进门是一排六间平房,相连一幢宽大的楼房,分租一间楼房给盛家伦,楼下一大间住的是音乐家邬析零全家,另外还有一个跨院的两间平房由黄苗子和郁风租住,老朋友又在这里聚头了,还是当年碧庐旧人。于是马上就传播开,都说是“二流堂”在北京重建起来了。

  吴祖光租住了进门六间一排的平房。他和新凤霞就是在这里结婚的。

  新凤霞从小被卖到天津,生长在一个天津的贫民窟里。父亲是卖糖葫芦的,母亲大字不识,一家人靠她唱戏养活。她6岁学戏,14岁就当了主演。1949年,新凤霞22岁的时候开始到北京闯天下。在北京她认识了吴祖光。在北京,吴祖光和新凤霞的婚姻名动一时。

  吴祖光在“二流堂”是个活跃人物,经常有艺术青年到他那里去。杜高、钱庄、陶冶常聚在他的周围。这批人就被当成“二流堂”的“小家族”。

  1954年,深受“二流堂”人际之累的吴祖光新买了一所坐落在帅府园马家庙9号有18个房间的四合院,他把住在上海的父亲和母亲接来北京同住,那时父亲已中风卧病多年。

  “二流堂”在“肃反”运动中出了事。当时有人觉得这个地方很奇怪,为什么很多艺术家都在那里出出进进。老的齐白石、梅兰芳,年轻的杜高、田庄这些人,艺术界的音乐界的,那么多人聚在一起。很多人就开始怀疑。随后,“二流堂”的“小家族”的成员被定性为“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来往于“二流堂”的人被认为是“胡风集团”的外围组织受到审查。

  1957年“二流堂”再度受到审查,一个专案组来问:你们在这儿干什么?其实没干什么,就是谈谈文艺,聊聊天。专案组不信。画家张仃在1957年之初很想办一本杂志,当时就等着批复申请。这个事情也让专案组记录在案,说“二流堂”要办机关刊物。

  很多人追问为什么建立“二流堂”的组织,被问到的人都说,根本就没有这个组织。但是有人故意落井下石,说“二流堂”有堂印。因为盛家伦找王彦祥的哥哥刻了一个篆刻“二流堂”,当时就说是堂印。吴祖光买了几幅年画,年画画的是几个小孩,题名叫“玩不厌”。吴祖光喜欢那个“玩不厌”,给每个朋友送了一份。他把“玩不厌”挂在墙上,别人都没有挂,那幅“玩不厌”就被人当成“二流堂”的堂徽。当时匈牙利出现了“裴多菲俱乐部”事件。“二流堂”就被看成中国的“裴多菲俱乐部”。

  1957年反右开始以后,“二流堂”不少人就被划为“右派”。

  这年5月间党中央发出号召,要求大家帮助党整风,“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吴祖光已经停止了他一向不感兴趣的**工作,急于写出新的话剧本,已定名为《吹皱一池春水》。但是家里不断来人,屡屡打断他的写作,有很多报纸杂志的记者,有很多议论当前形势的朋友,甚至有老前辈担任文化领导的人物,要吴祖光陪着去民间小剧团“放火”,更有说明白是奉命来要吴祖光发表意见,写文章给领导提意见。而吴祖光对文艺界的领导也确是意见不少;但是吴祖光在他的家里遇到了阻力。

  阻力来自妻子新凤霞,新凤霞听到吴祖光的一些意见,十分反感,甚至害怕。她认为,在旧社会受尽苦难,多亏***救了她才翻了身;今天的领导方式尽管有问题,也比旧社会强多了。吴祖光说:“这回是***要大家提意见的,为了改进工作,又是毛主席让提的。”她说:“那也不许你提!”

  5月31日,周扬、阳翰笙邀请吴祖光出席全国文联的一个会议,而且派人派车来接,汽车在大门外揿喇叭,接的人在一旁催,一向温顺的妻子却一反常态坚持不肯放行。新凤霞叉着腰站在门口不许吴祖光出去,事情毫无转弯的余地,吴祖光狠狠劲一把把妻子推开就走了。他听见妻子哭了,但是他没有回头,跑出院子,出了大门,上了车。

  吴祖光回忆说:“这是我平生之一次对女人这么粗暴,真够我一生后悔的。”

  从后果来说,妻子的拦阻是对的。那天的与会者只有马思聪、金山等五六个人,吴祖光在那次会议的发言后来被前辈田汉先生加了一个标题:《党“趁早别领导艺术工作”》,在报上公开发表,成为吴祖光反党的铁证。

  吴祖光被打成了“右派”,并注明是反革命右派分子。

  1958年早春的一个凌晨,大雪纷飞,吴祖光到父母亲的住室去和老人告别。他要和一个有500人的庞大的右派大队去北大荒劳动改造。早在几个月前吴祖光开始受批判时,就把一切有关的报纸刊物收起来不让父亲看见,因此病中的父亲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也不知儿子要到什么地方去,分别时他是笑着的。那时吴祖光也不知这是与父亲的永别。第二年父亲去世,吴祖光在春耕的大田里劳动时收到北京的报丧电报已经过了半个月。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了,最初,风暴并没有波及到吴祖光头上,当“走资派”和当权者们统统被揪出来后,老右派们才重又被拎了出来。“二流堂”的问题又被提了出来,这次,堂主已不再是吴祖光了,夏衍成了后台老板,而实际上的斗争矛头则指向了周恩来。

  “二流堂”就被政治化了。开始还是思想意识的问题,“文革”时就被定性为“反党、反革命、反社会主义集团”受到批判。这次来头就大了。江青亲自抓这个案子。“二流堂”的人就被关起来了。吴祖光再次下放劳动,黄苗子和郁风被关到监狱,戴浩被劳改。

  1979年6月19日文化部复查委员会办公室发布撤销《关于““二流堂””组织活动情况的报告》的通知。而此时,“二流堂”“小家族”里的剧作家汪明,备受折磨,死于安徽劳改地。戏剧家田庄,熬不过年年苦难,英年早逝。而黄苗子、郁风夫妇被关了7年的监牢。

  ▲最后岁月

  在夫人新凤霞去世后不久,吴祖光由于心情郁闷和年迈,血管硬化引起脑血管栓塞,曾先后三次住院。但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生活态度。

  平日,他经常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眺望,看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脸上流露出笑容……他还经常坐在轮椅上,由保姆陪着下楼去遛弯儿或去理发馆刮脸洗头,这是他认为最惬意的时光。

  吴祖光从小就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年前,他虽然把他和新凤霞的藏书捐给了北京戏曲学校,可后来他收集的书又把家中的书柜装得满满的。

  吴祖光还特别喜欢看足球比赛,几乎场场都看。其女儿吴霜笑着说:“爸爸年纪大了,看电视经常打瞌睡,可是看足球、拳击、京剧从来就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尤其是看足球比赛,俨然一位20几岁的青年,嘴里不时地嘟囔着:‘犯规’……他虽然年迈体弱,大脑不像以前那样好使唤,可看起球来表情却很丰富。”

  吴祖光偏爱甜食,尤其爱吃汉堡包。为让老人笑口常开,吴霜还特意养了一对小宠物———Baby和PP。吴老最喜欢PP,每当他见到PP满屋跑淘气时,脸上总露出舒心的微笑,这两只可爱的小动物已成为他的“宠儿”。吴祖光时常摸摸它们,逗逗它们,诙谐地说自己家里现有“八口”——自己、女儿、女婿、外孙、两位保姆还有Baby与PP。

  [编辑本段]处世观念

  吴祖光生于一九一七年,彼时军阀混战,国家处于贫弱交加内外交困时期;及至成年,恰又逢上日寇侵华,民族危亡;待到新中国成立,吴祖光正处盛年,是创作的黄金时期,按理,作为少年即得大名,当时中国文坛屈指可数的优秀剧作家之一,本应该是写出更多能够揭示时代面貌的戏剧作品的时候。但很不幸,没过多久,整个国家就被推进到一种只准说梦话严禁说真话的状态,再后就是众所周知的十年浩劫。能够最终劫后遗存,进入晚年,是惟一的那么一点点苍凉的幸运;我平常一直认为,像吴祖光先生这辈人确实是生不逢时的。想来,和吴祖光一样有那些时代经历的人,有这种“生不逢时”的人生慨叹者,当不在少数。吴祖光的好友、书画家黄苗子,曾赠语吴祖光:“生不逢时,才气纵横。”这八个字,一方面自然评的是吴祖光,赞其之才,叹其之遇,另一方面又何尝不可以为黄苗子的自况呢。

  但吴祖光不同意他这位好友的赠语,自下断语曰:“生正逢时,死不介意。”吴祖光时常同友人表达这样一个意思:整个二十世纪最精彩的六十年都赶上了,怎么能说是“生不逢时”呢?吴祖光晚年书法自成一体,幽俊飘逸,沉雄大度,求字者络绎不绝。据说,吴祖光总是将“生正逢时”这四字书幅送人,前前后后给人写了有上千条之多,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升斗小民,赠送的都是这四字。但我看到的这一幅,尽管字势开张飘逸,却并非用的毛笔,而是硬笔,该是垂暮之年衰弱到难以挥毫时所写。以此也可见吴祖光先生的豁达心境。

  吴祖光一生遭遇算不上多少顺利,相反,倒可以说是坎坷多磨。进入新社会以后,同绝大多数当时的知识分子一样,无一例外地遭遇覆顶之灾。到了晚年,本该享享清福吧,又为“国贸案”一篇杂文惹上官司,搭进好几年,不得安宁。但吴祖光缘何还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人表示自己“生正逢时”?我的理解是,像吴祖光这样正直、敢于说真话的人,身上有一种我们传统文化中常说的“士”气,有一种浩浩荡荡的风骨气节。因了这种“士”气,这种浩荡风骨,他们不拘于一人一时,一时一事的遭际得失,不于个人小处戚戚艾艾,而是风物放眼,着眼于大处,着眼于整个时代,个人遭际自如芥子之与须弥。安如五岳之高山,静如平湖之秋月,君子达观天下,吴祖光晚年的豁达可作如是观。

  [编辑本段]书目年表

  ▲著作书目

  《凤凰城》(剧本)1939,生活

  《正气歌》(剧本)1942,文艺奖助金管委会出版部

  《牛郎织女》(剧本)1943,启文书局

  《夜奔》(剧本)1944,未林出版社

  《孩子军》(儿童剧本)1944,新联出版公司

  《风雪夜归人》(剧本)1944,新联出版公司

  《少年游》(剧本)1945,开明

  《后台朋友》(散文集)1946,上海出版公司

  《嫦娥奔月》(剧本)1947,开明

  《林冲夜奔》(剧本)1947,开明

  《捉鬼传》(剧本)1947,开明

  《艺术的花朵》(散文集)1955,新文艺

  《风雪集》(剧本)1955,人文

  《画家齐白石》(报道)1956,北京

  《荒山泪》(京剧)改写,1957,戏剧

  《踏遍青山》(戏曲本)1979,群众

  《求凰集》(剧本)1980,四川人民

  《咫尺天涯》(剧本)1980,四川人民

  《闯江湖》(剧本)1980,戏剧

  《吴祖光剧作选》 1981,戏剧

  《童童》(剧本)1981,陕西人民

  《花为媒》(**文学剧本)1981,河北人民

  《枕下集》(诗集)1981,山西人民

  《吴祖光论剧》(论文)1982,戏剧

  《吴祖光散文选》 1982,江苏人民

  《牛女集》(剧本)1982,宁夏人民

  《吴祖光悲欢曲》(传记)1986,四川文艺

  ▲研究资料书目

  《风雪夜归人》的舞台艺术(王正等编)1984,戏剧

  《吴祖光悲欢曲》(许国荣、张洁)1986,四川文艺

最近,一张标题为《灵山县人民 *** 办公室关于成立<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的通知》的红头文件在网上流传,引发了网友热议。,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随后没多久, *** 灵山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黄春柳表示,此事揭示当地相关工作环节不够严谨,官方已决定对该工作组名称进行更改,研究工作仍将继续,希望对相关史料进行论证。为什么“武则天她妈在钦州研究组”会改名,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工作不严谨

根据灵山县 *** 办发给各有关单位的通知,为了进一步推动《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历史文化研究,挖掘灵山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灵山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和传承灵山历史文化,经县人民 *** 同意,决定成立《武则天她妈在钦州》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 可以看出这是一项严肃的研究,起了这么一个不严肃的名字,初看还以为是恶搞,不利于该工作组之后的工作,会给这个工作组带了不必要的麻烦。

二、“她妈”容易引起歧义

众所周知,虽然“她妈”在汉语的语境中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词汇,但是日常生活中,这个词汇经常被人用来骂人。工作组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在工作中容易使其他人产生误会,也会使工作组成员羞于开口,影响工作组形象和工作进度。

三、《武则天她妈在钦州》限制了工作组的工作内容

根据灵山县 *** 办发给各有关单位的通知,该工作组工作内容是挖掘灵山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灵山历史文化底蕴,保护和传承灵山历史文化,起了这么一个名字限制了工作组的工作内容,到底是只研究“武则天她妈”还是研究灵山文化值得商榷,能否完成 *** 的工作目标也要打一个问号。

好在灵山 *** 已经发现了问题,将该工作组将更名为“武利历史文化研究工作组”。 希望该工作组成员不要有心理负担,好好努力,争取拿出研究成果。

安定公主早殇,后来武则天收养唐高祖女千金公主,并改其封号为安定公主。

安定公主,唐高祖李渊之女,母不详。始封千金公主,武则天时期改封安定公主。公主下嫁温挺。温挺死后,又嫁郑敬玄

太平公主李令月

太平公主是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她不仅仅因为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女皇武则天的女儿,而且几乎真的成了“武则天第二”。

  作为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的小女儿,唐中宗和唐睿宗的胞妹,生平极受父母兄长尤其是其母武则天的宠爱,权倾一时,被称为“几乎拥有天下的公主”。有人依《全唐文·代皇太子上食表》一文认为她的本名是李令月。

  其实,太平公主一生很不太平,她的血管里流动着的是她那极不安分的母亲的血液。从小,她骄横放纵,长大后变得凶狠毒辣,野心勃勃地觊觎着那高高在上的皇位,梦想像她母亲那样登上御座,君临天下。然而,正如黑格尔所言,历史往往会发生惊人的重复,但如果之一次是以喜剧面目出现,第二次则以闹剧出现。太平公主虽不乏心机和才干,也曾纵横捭阖得意于一时,但终未能承传母志,位列九五,只是在史书上留下许多五颜六色的斑痕而已。

  幼年

  太平公主出生年份目前尚无确切说法。根据她之一次结婚的时间和她的哥哥李旦出生的时间推定,她可能生于665年前后,是高宗和武后的最后一名子女。

  太平公主5、6岁时,常常往来外祖母荣国夫人家,她随行的宫女(一说为太平公主本人)遭表兄贺兰敏之 *** ,此事引起武则天大怒,加上此前贺兰敏之曾奸污内定的未来太子妃,武则天最终决定,撤销贺兰敏之作为武家继承人的身份,流放并中途处死贺兰敏之。

  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一直到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李治和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不好直接拒绝吐蕃,便修建了太平观让她入住,正式出家,借口公主已经出家来避免和亲。

  之一次婚姻

  681年,太平公主约16岁时,下嫁唐高宗的嫡亲外甥,城阳公主的二儿子薛绍。婚礼在长安附近的万年县馆举行,场面非常豪华,照明的火把甚至烤焦了沿途的树木,为了让宽大的婚车通过,甚至不得不拆除了县馆的围墙。

  武则天对女儿非常宠爱,她认为薛绍的嫂嫂萧氏和成氏出身不够高贵,想逼薛家休妻,有人以萧氏出身兰陵萧氏,并非寒门相劝说,才使她放弃了这个打算。薛绍的兄长薛顗也曾因太平公主来头太大而怕惹来祸事。不过太平公主在之一次婚姻期间,安分守己,并未有不轨事件传出。

  太平公主的之一次婚姻结束于688年。因为薛顗参与唐宗室李冲的谋反,牵连到驸马薛绍,武则天下令将薛顗处死,薛绍杖责一百,饿死狱中。当时太平公主还正怀着她和薛绍的第四个孩子。事后,武则天为了安慰女儿,打破唐公主食实封不过三百五十户的惯例,将她的封户破例加到一千二百户。

  第二次婚姻

  不久,武则天曾打算将寡居的太平公主嫁给武承嗣,因武承嗣生病作罢(一说是因为太平公主看不中武承嗣)。690年太平公主改嫁予武攸暨。这次婚姻被认为是武则天为了保护太平公主而采取的手段,武则天在太平公主第二次结婚的两个月后正式登基,太平公主因为成为了武家的儿媳而避免了危险。

  武攸暨性格谨慎谦退。太平公主在第二次婚姻期间,大肆包养男宠,与朝臣通奸,并曾将自己中意的男宠进献给母亲武则天。

  武周时期

  太平公主“喜权势”,武则天认为她长相,性格都像自己,常与之商议政事,但武则天生前从不让太平公主将她参与政事的事情外泄。太平公主畏惧母亲,因而行事比较收敛,对外只大肆装修府邸,购买别业。武则天朝,太平公主见诸史书的建树只有为自卫而铲除来俊臣势力这一件。(有记载称,薛怀义也是她定计处死的,但也有说法称,处死薛怀义的是建昌王武攸宁。另有记载称,太平公主同相王李旦一起作为李家的代表参与了武李盟誓,同样的,这种说法也存在争议。)

  武周末年,武李两家矛盾尖锐化,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立他为继承人,并通过一系列联姻将武李两家联系起来,以图能消弭未来的政治斗争。同时,她也开始让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以及她的两个男宠张昌宗、张易之掌握权力。太平公主本人虽是武家儿媳,但政治上一直是李家的拥护者。

  大足元年(701年),二张因进谗言害死了两家的嫡系继承人而同时得罪武李两家。长安二年八月(702年),李显、李旦与太平公主联名表奏,请封张昌宗为王,为武则天拒绝,改封二张为国公。这次表奏缓和了双方关系。但不久后的长安三年九月(703年),张昌宗诬告魏元忠与太平公主的情人司礼丞高戬,引起武则天大怒,将魏高二人下狱。二张与太平公主及李家的关系彻底破裂。

  705年,李家的拥护者、宰相张柬之发动兵变,诛杀二张,逼武则天逊位给太子李显。太平公主由于参与诛杀二张兄弟有功,而受封“镇国太平公主”,其兄李睿封“安国相王”,开府,封五千户。

  中宗、睿宗时期

  唐中宗复位之后,太平公主逐渐走到幕前,积极参与政治。她受到中宗的尊重,中宗曾特地下诏免她对皇太子李重俊、长宁公主等人行礼。中宗朝,韦后与安乐公主乱权,唯惧太平公主多谋善断。

  景龙三年七月(709年),太子李重俊谋反。安乐公主与宗楚客想趁机陷害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兄妹,遂诬告他们与太子同谋,因主审官御史中丞萧至忠对中宗流泪进谏,“陛下富有四海,不能容一弟一妹,而使人罗织害之乎!”,太平公主与李旦而得以幸免于难,但太平公主与安乐公主的敌对已明显白热化。(也有野史记载称,上官婉儿因崔湜的原因,与太平公主成为情敌,并投入韦氏阵营)

  景龙四年(710年)六月,唐中宗被韦后与安乐公主毒死。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一起草拟遗诏,立温王李重茂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参谋政事,试图在韦后与皇族之间谋取平衡,但宗楚客与韦后党羽商议,改相王李旦为太子太师,架空了李旦,打破了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简与刘幽求一起参与了李隆基等诛杀韦后的行动,清除了韦氏党羽,并亲手将李重茂拉下皇位,拥立相王李旦复位,是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劳而晋封万户,三子封王,为唐朝公 *** 势之顶峰。

  太平公主在协助李隆基政变除掉韦后以后,与李隆基发生权争。她曾经要求睿宗废掉太子李隆基,并积极培植党羽。此时,朝中七位宰相有五位是经由太平公主任命,文武百官除了姚崇,宋璟等寥寥数人外,大多数都依附太平公主。睿宗则试图在李隆基和太平公主之间寻求政治平衡,以避免伤害到任何一人。

  在此期间,太平公主曾劝说唐睿宗下旨,搜集编撰了上官婉儿的著作,保留了这位才女的作品。

  覆灭

  延和元年(712年)八月睿宗传位太子李隆基,自己退为太上皇,改元先天。同年,太平公主的丈夫武攸暨去世。

  先天二年(713年),太平公主准备以羽林军从北面、以南衙兵从南面起兵夺权。李隆基与郭元振、王毛仲、高力士等人先发制人,诱杀了左、右羽林将军和宰相。太平公主见党羽被诛杀殆尽,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三日后返回。太上皇李旦出面请唐玄宗恕其死罪,被唐玄宗拒绝,太平公主最终被赐死家中,其夫武攸暨坟墓也被铲平。

  争议与疑点

  关于太平公主是否真正计划过谋反这一点,一直以来存在疑问。一部分人认为,她骄横跋扈,与李隆基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不可能没有谋反之心。但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以太平公主在朝中完全占据上风的局势和她多次成功政变的经验,她若当真谋反,不可能如此轻易就被李隆基平定。

  子女

  太平公主共有4子4女,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与武攸暨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太平公主死时,除次子薛崇简因是李隆基一党而幸免以外,其余儿子均被处死。

  注:三秦出版社2006年版《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74-175页《故沛郡夫人武氏墓志铭》明确记载武氏“故周定王驸马都尉攸暨太平公主第二女,封永和县主。”而史载:“公主薛氏二男二女,武氏二男一女。”《旧唐书 卷一百八十三 外戚》。

唐代中央 *** 的机构和官制如果我们不了解唐代的官员制度,就无法了解官员与官员之间的关系,无法了解某人在某一历史事件当中职能作用的发挥,也就无法更透彻地了解那些尘封的历史。

其实呢,讲了唐朝的官员制度,也就相当于讲了隋朝的官员制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史家有一句话,叫做“唐承隋制”---->唐朝继承了很多很多隋朝的制度。偶在《小玉趣话唐朝》系列一《隋末荒野“四镖客”》当中讲过,唐高祖李渊的父亲李昺和隋文帝杨坚都讨了独孤家的闺女做老婆,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关系。李渊在姨夫和表弟的手下当了半辈子的臣子,天天生活在大隋朝的各项制度条框当中,耳濡目染,日日浸*。所以呢,他当了皇帝之后,就把隋朝的绝大部分制度继承了下来。不仅本人这样认为,《新唐书·百官志》也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记述道:“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

唐代的中央 *** 机构,其实完全可用这一样一个词组来概括,即:三师三公六省一台九寺五监。我们首先来看“三师三公”。

与其说三师三公是六个机构,倒不如说他们是六个人,而且还是六个一大把年纪的老爷子。

三师,即太师、太傅和太保三人。从这个“师”字,我们就可看出,这三个老头儿实际上就是帝王的老师,专门负责教育皇帝。我国古代典籍《礼记》对太师、太傅和太保的职能进行了比较精炼的阐释:“师者,导之教训”,就是传授知识;“傅者,傅其德义”,就是道德教化;“保者,保其身体”,说白了,就是承担一定的监护责任。俗话说得好啊,要想给别人一瓢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三师也不是白给的,要想承担教育天子的重任,三师自个儿必须首先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精深的文化素养。所以呢,这三师啊,必定是当世数一数二的大儒,年高德劭、学识渊博。虽然不负担任何的行政工作,手头上也没有什么可供捞取实惠的权力,但是历代儒生都以“三师”为人生更高奋斗目标的所在。是啊,谁不希望天底下最牛掰的天子是自己的门生呢。如果自己教导出来的天子能成为一代英主,那自个儿不也能沾沾皇帝的龙光,博他个青史留名嘛。

紧接着,就是“三公”了,即太尉、司徒和司空三人。“三公”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人见人畏、花见花谢、车见爆胎的组合。其中的太尉早在秦代就已经有了,司徒和司空更是在远古时期就已存在。这三个老家伙几乎瓜分了所有的中央权力。但是时过境迁,到了隋唐时呢,“三公”就变成了一个毫无实权的荣誉称号了,专门授给那些功臣勋老。“三师”虽然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是毕竟还承担着教育帝王的重任,而“三公”呢却是什么都不用干。唐史上说三公是“坐而论政”的高级顾问。

三师和三公都是当朝的一品大员,工资待遇比其他同僚要高出一大截,而且工作还十分清闲。那那么多的政务要由谁来处理呢,国家如何维持正常的运转呢?因为,虽然三师三公不干活,但是还有六省啊。

所谓“六省”,即中书、门下、尚书、秘书、殿中和内侍这六个中央单位的统称。

1、殿中省。我们首先来介绍殿中省。光听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殿中省很好很强大,实际的情况保准让您大跌眼镜。这个殿中省一不管科教文卫,二不管行政司法,三不管农工商业。到底管什么呢?殿中省就是专门伺候皇帝的那个部门。管辖的事务十分之琐碎,皇帝的吃喝拉撒基本上被给承包了。殿中省下设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六个分局。尚食局,其实就是负责满足皇帝饮食需求的机构,任务就是确保皇帝陛下吃嘛嘛香、喝嘛嘛爽;尚药局掌管着大内的医务人员和药材,负责给皇帝看病,我们在历史剧中经常看到的御医就在这个局里供职;尚衣局当然就是管衣服的了,皇帝在什么季节什么场合穿什么样的衣服,全都由这个局说了算;尚乘局和尚辇局的职能其实差不多,都是负责管理皇帝所乘坐的交通工具的单位,只不过前者负责管马,后者负责管车而已;最后一个尚舍局掌管皇帝寝室的装修设计、打扫清洁等工作,一般来说,他们都比较关注世界装修潮流的走势。由上可见,殿中省的服务对象就是皇帝一人。由于殿中省担负的任务都是皇帝本人的紧要差事,所以在此供职的都是皇帝的亲信。

2、内侍省。和殿中省一样,内侍省也是从事服务行业。和殿中省的区别有两处:其一,服务对象不同。殿中省只伺候皇帝一人,而内侍省则要伺候后宫里大小嫔妃们,上至无品的皇后,下到九品的彩女都是他们服务的对象。其二,人员组成不同。在这方面,内侍省的门槛儿可要比殿中省高多了。因为,内侍省有这么一条成文的规矩:“欲进此省,必先自宫。”哈哈,内侍省里的所有人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太监。内侍省下设掖庭、宫闱、奚官、内仆、内府、内坊六个局。关于这几个局的具体职能,在《大唐后宫制度》做了详细的阐释。

3、秘书省。秘书省,顾名思义就是承担秘书任务的人。所以啊,在秘书省里供职的都是些饱学(不饱学的话,根本就进不了秘书省)的儒生。秘书省的职能和今日的文化部差不多,下设集贤院、弘文馆等官署以开展具体的文化工作。

殿中、内侍和秘书这三个省都是从事第三产业的,压根就不管行政工作。那么,维持一个国家正常运转所必需的行政工作又是由谁来完成的呢?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合起来就相当于国务院,这三个省就是大唐帝国的行政机构。既然是一分为三,这三省之间是有具体的分工的。简而言之,就是:中书草敕、门下复核、尚书执行。

4、中书省。中书省实际上是一个专门负责起草命令的部门,别的它不干也不管。中书省的一把手叫中书令,正三品。他从他的领导——皇帝那里领受了意图,回到省里之后,就将皇帝陛下的讲话精神传达给了自己的得力部下——中书舍人。中书舍人(正五品上)是中书省繁杂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因为唐朝和今天是一样的,领导都不干活,所以正职领导中书令和副职领导中书侍郎(正四品上)只负责“从宏观上指导”,具体的工作则是由中书舍人来完成。中书舍人一共有六个人,为什么是六个,而不是五个或者七个呢,因为尚书省有六个部,所以,中书省就设置了六名中书舍人,一人对应一个部。中书令根据皇帝指示的类别,将草稿的任务交付给其中的一个中书舍人。这个中书舍人要依据皇帝的指示精神和中书令的讲话纲领,以皇帝的口吻起草一份诏书,这个艰苦的过程却有一个诗意浪漫的名称,叫做“五花判事”。草稿拟成之后,中书令会对草稿进行润色修改,形成正式的范本,而后将之呈递到皇帝的案头。皇帝会对这个范本进行审查,看看这帮家伙是不是领会了他的意图。如果他不满意,就会很生气地将诏书发回中书省重拟;如果同意,只需要用红笔在诏书上批一个“敕”字就OK了。

唐代中书省的大印

5、门下省。紧接着,这份经皇帝的龙爪批红的敕书会被中书省转送到隔壁的门下省。门下省实际上是一个复核部门,职能就是审核体现皇帝主观愿望的敕令是否遵循客观规律、是否符合客观实际、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拿到敕书以后,给事中(正五品上)会对敕书进行复核,如果复核不予通过,敕书就会被重新发回中书省,然后再走上一遍上述的程序;如果复核通过,敕书经门下省的更高长官——正三品的侍中大人(侍中下基层或者休假时,则由副职长官正四品上的门下侍郎代行职责)签章之后,就正式生效了。如果一道诏书,只有皇帝的批红,却没有侍中的签章,那它就是无效的。由此可见,门下省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对皇权的制衡,多少具有一些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

6、尚书省。诏书生效之后,就被门下省转送到了尚书省。尚书省的职能表面上看起来十分简单,就两字儿——执行,然而实际上,尚书省却是行政三省当中业务量更大、工作最为繁忙的一个部门。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尚书省的机构最多,下设六部二十四个司(每部辖有四司),人员也最多。尚书省的一把手——尚书令——本来是六省一台九寺五监所有官员中品级更高的,正二品。但是,因为李世民当皇帝以前干过这个岗位。所以,登基后,这个位置就空了下来。实际上主持尚书省工作的是从二品的左仆射和右仆射。六部的大哥大都称作尚书(正三品),他们的副手则被称作侍郎(正四品下)。左仆射掌管着吏部、户部和礼部的工作,吏部负责管理官吏的选拔、任免、升降和考核等事宜;户部掌管着天下的户口、经济和财政;礼部则负责管理礼仪、祭祀、科举、学校和教育等事宜。右仆射负责主持兵部、刑部和工部的工作,兵部掌管武官选拔和军事行政;刑部掌管司法行政和审判;工部——掌管各项工程建设和后勤有关工作。

接到诏书后,尚书省要根据诏书的内容将之分发给下属的六个部门,即吏部、户部、礼部、工部、刑部和兵部。各部拿到诏书之后,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部分诏令无需更改,直接尚书省发往中央各部及地方州县;部分诏书则需要根据其内容改制成政令,而后再下发到有关部门和地方州县。所以,大致说来,尚书省实际上是一个狭义的行政机构。制定命令虽然难,但是执行命令其实更加困难,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会遇到许多现实的困难,所以在尚书省当差是一件比较辛苦的事情。

三省六部之下还有一些承担具体事务的机关,我们称之为“九寺五监”。

1、九寺,即太常寺、光禄寺、卫尉寺、宗正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农寺和太府寺等九个中央单位的统称。

九寺的正职长官可不是叫主持,而是叫“卿”;副职长官也不叫副主持,而是叫“少卿”。比如说,太仆寺的一把手就叫太仆寺卿,鸿胪寺的就叫鸿胪少卿。

太常寺主要掌管礼仪和乐器,具体职能就是操办宗庙祭祀等事宜;光禄寺实际上就是皇家的保安公司,担负着皇宫的警卫任务;卫尉寺在汉朝的时候,本来是皇家的卫队,但是到了唐朝就变成了掌管皇帝仪仗的服务人员了;宗正寺专门负责管理龙子龙孙;太仆寺,看里面的那个“仆”字,就知道这又是一个服务机构,没错,太仆寺是负责掌管皇帝车马的机构,在殿中省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大理寺寺如其名,是专门说理的地方,没错,您猜对了,大理寺正是唐代的更高审判机关,相当于今日的更高人民法院;鸿胪寺里面的“胪”是传呼的意思,他们从事的工作也与此相类似,负责掌管皇帝的待人接物,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外交机构;司农寺又是干啥的呢,这个你们一定猜错,它可不是管理农业的农业部,而是管理孔方兄的财政部,全天下的田赋收入都归司农寺管理而归入国库;少府寺也是管理经济的地方,不过,它所管理的是山泽盐矿的税收,而这部分钱不进入国库,而是直接流入了皇帝的腰包,是皇帝的小金库。

2、五监,即国子监、少府监、将作监、都水监和军器监。

之一个,国子监。国子监的更高长官虽然叫做“祭酒”,但是国子监承担的工作和酒可是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是一个专门的教育机构,下设国子、太学(看清楚了,可不是大学,但是太学是大学的前身)、广文、四门、律学(法学)、书学和算学(古代数学)等七个学术机构。其中的国子学设有五名博士,唐代当然没有博士这个学位了,不过那时的“博士”和现在的“博士”倒是一个意思,都表示博学多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当年就曾经担任过国子学博士,他的著名篇章《进学解》就是他在国子学当博士时发表的论文。将作监和少府监其实都是管理手工业的机构。只不过,前者管理的是手工业从业人员的人身,后者管理的是手工业从业人员的行为。将作监相当于手工业者(即泥瓦匠、木匠以及其他的什么匠)的户籍管理部门。少府监则是组织手工业者为天子、后妃和百官 *** 衣物、器皿的机构。都水监相当于现在的水利部,下设河渠署和诸津署两个部门,前者负责管理河湖,后则负责管理渡口。

韩愈(768~824),字退之,汉族,唐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韩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师说》等等。

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1246年-1302年)的草书《韩愈进学解》

最后一个是御史台。为什么要把御史台放在最后一个来讲呢?这并非是因为御史台的地位低(实际上,御史台与三省是同一级别的),而是因为御史台担负的任务与上述的所有机构完全不同。是的,御史台是唐代独立于六省九寺五监的监督机构。

御史台的一把手是御史大夫,御史大夫之下分设左右两大御史和台院、殿院、察院三大机构。

左御史的主要任务就是监察中央 *** 的官员。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左御史的监察对象并不包括中书和门下两省的官员,因为这两省的官员多是些皇亲国戚、功臣勋贵之类的牛掰人物,他们受到了皇帝陛下的庇护,可不受御史台的监察。左御史履行使命的机构是御史台三院当中的台院和殿院。台院的一把手称作“侍御史(从六品下)”,他的权力十分之大,负责纠察和弹劾中央百官。官位再高、权势再大的官员,见到这位侍御史大人都是客客气气的,为什么呢,因为唐代的制度规定,侍御史可以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弹劾官员。总而言之一句话:参你没商量,你还拿我没办法。殿院的老大则是“殿中侍御史(从七品上)”,他的工作内容就比较琐碎了,负责纠察百官的衣着和言行。每次朝会之前,百官分两侧按品级列队完毕之后,殿中侍御史就大摇大摆地走上高台,一手拿着毛笔,一手拿着个小本本儿。首先进行之一项点卯,其实就是点名。杜如晦?杜如晦?杜如晦?咦,没来,记你丫的,殿中侍御史大笔一挥,老杜的名字就被划上了一个勾。紧接着,殿中侍御史大人会依次检查百官的衣着。房玄龄,你的官帽戴歪了,记你丫的,又是一个勾。如果有人在此过程中说话,那就更玩完了,殿中侍御史会脑袋一拧,大声喝道:“shut up”,然后又是“记你丫的+一个勾”。

右御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这可是个大大的肥缺啊,右御史通常要到地方去监察官员,天高皇帝远,他就是顺便捞点儿皇上也看不到。所以啊,一般来说,如果官员们想要谋御史台的职位,最紧俏的就是这个右御史,而不是左御史。左御史在皇帝的眼皮底下活动,不仅没什么油水,而且还经常得罪其他官员,还是右御史比较好,经常外出旅游,既能拿出差补贴,还可以捞油水。右御史履行使命的机构是察院。察院的一把手叫做“监察御史”。监察御史虽然只是一个正八品上的小官,但是他的权力很大,非常的威风。史书也对此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御史出使,不能动摇山岳,震摄州县,为不任职!”啥意思呢,就是说如果一个监察御史巡查地方官员,如果达不到地动山摇、震慑州县的效果,那他就是不称职的。监察御史之牛掰,由此可见一斑。

唐代,中央 *** 的官员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台省官”,一种是“卿监官”。所谓台省官,就是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和御史台的官员;而卿监官的范围就要广阔得多了,既涵盖了秘书、殿中、内侍三省的官员,也包括上面提到的九寺五监的官员。秘书、殿中、内侍这三个单位也是省啊,为什么他们的官员不归入台省官,而要列入卿监官呢?以上三个是省,但是他们的更高长官既不像中书省和尚书省称作“令”,也不像门下省那样称作“侍中”,更不像御史台称作“大夫”,而是称作“监”。奥秘就在这里,秘书省的最长官是秘书监,殿中省的一把手是殿中监,而内侍省的则是内侍监。至于九寺五监,九寺的长官称为“卿”,五监的长官称为“监”,所以就把秘书等三省和九寺五监的官员合称为卿监官,这些机构也合称为“卿监百司”。

上官婉儿在13岁时,武则天就给她赐了一个唐高宗才人的名号。不过这个名号,可能是武则天为了免除她的奴隶身份,而赐的虚名,没有实际用途。我想上官婉儿,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跟唐高宗应该是没有夫妻之份的。

武则天把上官婉儿留在身边,称为‘’内人‘’,上官婉儿的职责应该是秘书和助理。由于她的才华和努力,得到了武则天的充分信任,武则天从此后也离不开上官婉儿,此时的上官婉儿实际上已经是皇帝办公室主任啦!权力很大。因而被称为‘’巾帼宰相‘’。俨然是武则天第二。

公元705年,李显和张柬之等人在洛阳发动政变,史称‘’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退位,还政给了李唐。李显复位,即唐中宗。李显在母亲武则天的强压之下,一直活得畏畏缩缩,这下总算是扬眉吐气了。

李显复位后,并没有为难上官婉儿。她被继续留用,职位没变,还是皇帝办公室主任,但同时多了一个身份,她被唐中宗李显封为昭容,昭容是仅次于皇后的嫔妃,为正二品。同时李显还为上官婉儿的祖父和父亲平了反,恢复他们的荣誉。母亲郑氏也被封为沛国夫人。

从李显为上官婉儿所作的一切,说明李显是非常在乎上官婉儿的。不过李显有一个厉害的皇后,那就是韦皇后。不管后人对韦皇后有何评价。我都觉得韦皇后跟随李显是受了委屈的,也吃了不少苦。李显落魄时,他不离不弃,说明他们之间还是有感情的患难夫妻。

上官婉儿有了李显这个靠山,腰杆子也硬了很多,而且她也能把韦皇后哄开心,韦皇后对她也是刮目相看。上官婉儿经过了官场的历练,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黄毛丫头,她懂得左右逢源,懂得利用权力。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上官婉儿,是武则天和李显面前的红人,那她具体的职责是做什么的呢?其实她的官职,相当于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当然上官婉儿不是太监,这个职位是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书,发布文书的人职位相当重要的,权力也很大。皇帝有个什么想法,必须要先告诉她。因此也是知道皇帝秘密最多的人。这样的人无疑也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加上武则天的宠爱,上官婉儿的权力甚至比宰相还大。

李显复位后,上官婉儿保留原职,也就说她从跟武则天朝夕相处,变成同唐中宗李显日日相守。唐中宗和韦皇后有个什么风吹草动,她都非常清楚。后来韦皇后想称帝时,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及时出手,因此有不少人推测,上官婉儿是太平公主安插在李显和韦皇后身边的眼线。上官婉儿及时给太平公主传递信息,才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把握了时机。李隆基在唐隆政变时,诛杀了韦皇后,他并没有顾及姑姑太平公主的提醒,留下上官婉儿,而是立斩了上官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