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盒马先生门店每天多少人

装修宝典020

一个盒马先生门店每天多少人,第1张

一个盒马先生门店每天多少人
导读:一个盒马先生门店每天的客流量会受到门店所处的位置、门店规模、周边人口密度、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一些较大型的门店每天的客流量可能高达数千人,而一些小型门店则可能只有数百人的客流量。但是,无论门店规模大小,盒马先生会通过严格的门店规划,

一个盒马先生门店每天的客流量会受到门店所处的位置、门店规模、周边人口密度、促销活动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一些较大型的门店每天的客流量可能高达数千人,而一些小型门店则可能只有数百人的客流量。但是,无论门店规模大小,盒马先生会通过严格的门店规划,为消费者带来便捷、愉悦、新颖的购物体验。

文/长江商业评论 祁建宝,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前段时间马云和逍遥子前往盒马鲜生巡店,这标志着盒马终于获得了阿里高层肯定,必将接入阿里的各种资源。所以侯毅先生才意气风发地说“目前为止盒马鲜生没有看到竞争对手”。

*** 上也都是清一色的赞叹、解码、膜拜盒马鲜生的言论,甚至包括一些专业性投资人报告。盒马鲜生俨然成了新零售的之一样本,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叫好不一定叫座!经过实地调研和审慎的思考,笔者认为盒马鲜生存在诸多值得质疑的地方,为其持续性运营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传统零售企业踩过的坑,盒马鲜生目前的模式也无法避免。

先看看近期盒马鲜生对外发布的数据:

1、金桥店2016年全年营业额约25亿元,坪效约56万元,远高于同业15万平均水平;

2、线上订单占比超过50%,营业半年以上的成熟店铺更是可以达到70%;

3、线上商品转化率高达35%,远高于传统电商。

乍一看,这些数据确实很闪光。但真相却需要“庖丁解牛”般的分析——

之一点,金桥店的优秀表现并不能代表整体。很多零售企业都会有明星店铺,这些明星店铺的单店经营业绩都是金桥店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点,线上订单占比问题。盒马鲜生在支付环节是强制性的剔除掉了很多线下消费者,此外盒马鲜生对线上订单免运费配送实际上一种高额补贴策略(后文详述),这样线上订单占比自然会很高。

第三点,说到盒马鲜生线上商品转化率高于传统电商,笔者认为盒马鲜生用来作对比的对象大概是天猫生鲜、京东生鲜等B2C模式。而实际上,二者流量有非常大的区别:生鲜O2O模式下,用户登录盒马APP本就有非常强的购买目标性,转化率自然也就很高;而天猫生鲜、京东生鲜往往是用户 *** 上“闲逛”带来的随机转化,转化率自然不高。所以这样的对比意义不大。一定要对比的话,实体超市生鲜区商品转化率超过90%,盒马如何比?

因此盒马披露的只是局部的、过程性的指标,而对销售额、利润率等经营结果性指标却讳莫如深。这是报喜不报忧的做法,确实令人难以信服。而其所隐藏的真相,就是盒马的经营结果很不乐观。当然,作为一家尚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用这种手法进行PR也是常规套路。

下面,笔者通过部分数据对盒马的经营状况作一下“管中窥豹”式的推测分析,业内探讨:

盒马某排名前列门店日销售额40万元、毛利率20%、客单价60元、送货成本12元/单。这些数据到底代表什么呢?即如果该店月销售额1200万元,毛利则为240万元。

参照传统超市前台店面费率15-18%,盒马该店前台店面费用将达180-216万元,但不同的是,盒马后台物流费用高达144万(以月订单20万单计,其中线上订单60%计12万单,履约成本12元/单),月利润为负的84-120万元!以上数据模拟的是经营状况相对较好的分店。

以上数据来自于实地的调研,数据只能大致准确。但这种数据的精准度并不影响我们作出基本的商业判断:盒马鲜生在做补贴、盒马鲜生是严重亏损的!

除数据分析之外,笔者将从商业逻辑角度说说盒马鲜生为什么会陷入亏损泥潭。

去考察过盒马鲜都知道它有几个典型特色,这些也是很多企业模仿的重点:

a、超大的鲜活海鲜区;

b、餐饮与购物的融合;

c、店仓一体,极致物流配送体验。

但是,这到底是特色还是BUG?而亏损的根源,可能正是基于这些特色,看着很美好但往往经不起市场和时间的考验——

1

商品策略:庞大的海鲜区是毛利的黑洞

盒马鲜生庞大的鲜活海鲜区的确极具震撼感,非常吸引眼球。因为很少有人敢这么玩,用户也往往觉得很新鲜。但为什么老牌零售企业如COSTCO、山姆不敢这么做呢?他们可都是单店业绩巨牛逼的企业。

做过生鲜的都知道鲜活水产品基本上是利润黑洞,非常难以盈利,基本都是作为结构性补充性品类,以高频淡水水产为主,包括永辉这种玩生鲜的高手在内也是如此。这个品类的经营方向是以高标准的冷冻、冰鲜为主。

盒马鲜生却是以更极端的方式大规模经营鲜活海鲜!这个类别典型特点就是低频次、高单价、高损耗。低频次是由用户的饮食结构决定的,虽然我们生活水平提升很多,但是我们的饮食结构并没有根本性的变化。

盒马的客群定位是年轻白领,而这个群体的消费能力并不支撑高频次消费高价生鲜,而且这一群体对生鲜的认可度也没有那么高。高单价则是由鲜活海鲜高昂的物流成本和高损耗决定的。

深圳蛇口有家叫TAKE的海鲜超市也是经营大量鲜活海鲜,而其瞄准的是周边大型企业高层商务宴请的客群。TAKE的单店很成功。而盒马的问题,则是把鲜活海鲜这种低频次、差异化的商品消费客群作了规模化的定位。为谁服务?这些客群是否会持续性埋单?这其中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结果。

此外,除了庞大的海鲜区,盒马的其他部分商品其实和精品超市没有太大区别。反而由于局限了消费场景导致商品组合很容易被对手覆盖,而且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这种消费场景并不便利。盒马关于场景的解读是主观上把“吃”这个场景拼接起来而已,实际上并不是真正地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组织商品。

2

品类组合:餐饮外租区或将坍塌

说说餐饮和购物融合的问题。很多评论者认为这是盒马的首创模式,笔者并不认同。其实超市行业一直都有经营快餐熟食面点等类别,也会有各种轻餐饮的搭配。这与盒马有何本质区别?

只不过在消费者升级的大潮下,迟钝的超市企业没有把这些类别从口感、品种、包装、环境、服务等方面进行体验升级,导致这个类别经营越来越低档,慢慢沦为员工工作餐或者低收入人群就餐的选择。所以,把盒马餐饮与购物的拼接称为一个所谓的跨界商业模式,个人觉得太夸张!

笔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逻辑:盒马目的是把客流往线上引,这势必导致到店顾客数量相对变少;而其门店内的联营餐饮商户又基本以堂食为主,因此只能争夺剩下的30-40%的客流。这样他们又如何经营得下去?他们经营不下去又如何贡献租金呢?

当然,凭着盒马的品牌影响力,联营餐饮商户的入驻率,可能在一段时间内能维持在一个过得去的水平上,就像很多街铺总是倒闭又总有人接盘一样。但这样的状态,如何说明盒马鲜生的模式是具备竞争力的?

前段时间笔者去盒马调研的时候就看到不少联营店铺在进行调整。长远来看,其外租餐饮和自营购物融合的局面很难维持,走马观花似的更换承租户将是常态。

如果要 探索 餐饮和购物的融合经营,笔者比较推崇永辉的超级物种的做法。“做餐饮他们是认真的”,客群定位清楚、效率和成本控制得利、完全自营易于规模化复制,做事非常扎实靠谱。

3

物流:履约成本是行业的2倍

说到盒马的物流,其实无外乎店仓一体、自营配送。这个模式本身没什么新奇之处,很多生鲜电商创业企业都这样干过。和别人不同的是,盒马确实在用户体验上直接做到了极致,提高了竞争壁垒。

但实际上这背后付出了相当高昂的代价: 12元/单的履约成本。不要质疑这个数据,看看盒马鲜生配送员工资结构:保护期内每小时二十元,每送一单提成2块,保护期结束每单8元(数据来自于公开 *** 网站)。

此外,盒马还需支付庞大的分拣后区租金、设备、人员、包装成本,正因如此,12元/单的数据是可靠的。而第三方配送成本往往只需要5-6元/单,而且早已经开始向用户支付转变。

盒马每家分店都配备庞大的、现代化的分拣后台,以保证他们订单处理能力。表面上看这种物流投入提升了分拣的效率。但其实生鲜订单、外卖订单往往有很强并发性。这种配置往往是基于订单峰值设计的。就像 *** 根据车流的峰值流量设计公路宽度一样,实际上利用率并不高,算总账并不一定会带来效率的提升。

上述其实反映出一个很严峻的问题,盒马带来了消费者体验的提升,但并没有带来企业运营效率的提升。物流成本和店铺常规成本都是刚性的,现阶段盒马门店费用率应该是普通超市的两倍。笔者认为盒马其实是一直在补贴用户,而这种补贴带来的繁荣能持续多久?补贴又能持续多久?

4

运营:后期运营提升空间有限

盒马有很强的线上运营能力,是否可以通过后期运营逐步改善其经营报表?笔者认为很困难。

当下商业环境非常大的一个变化,就是商圈的碎片化。十年前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指出商业中心在哪里,现在你试试看。

这是由于用户消费习惯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房地产带来商业格局变迁、店铺租金上涨、同业竞争加大等综合因素作用下的结果。在这种商业格局下,盒马的做法就相当于在小池塘里养一匹大河马,所有的水草都给它也不够吃!即使你的运营能力很强、你的渗透率做得很高。

导致盒马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在于资源的错配。很多创业企业的失败都在于把小生意做成了大成本。另外一个普遍现实就是现在门店成长周期在缩短,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进入稳定平台期,此后便不会有更大增长率。这越来越像餐饮企业,半年内见生死。所以一味寄望于未来可能是会失望的。盒马的老店差不多有两年了,真的还会有高增长?

笔者认可侯毅先生这一论述,也认可精准核心客群定位理论,但不认可盒马对于非核心用户的处理:近乎洁癖式扫地出门。生鲜用户的消费群体特征可能是特殊的,它呈现典型的“两元化”特征:大爷大妈群体和主妇群体,这种格局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会持续存在。盒马扫出门的大妈们往往正是一日三餐的决策者和实施者,这一扫几乎一半的成交机会没了,谈何提升渗透率70%以上呢。

所以,目标客群定位是否应以家庭为单位更合理,而非以个人。此外,单身年轻群体其实对于生鲜食材类的消费是非常低的,他们仅对品质快餐类需求比较刚性,但和专业快餐相比,盒马并没有核心的优势。

以上笔者分析了盒马模式的许多问题,但笔者不是一个恶意攻击者,只是客观评论。最后提三点建设性的意见,不多作赘述,仅供参考:

之一,引导用户而非改变用户,沉淀用户而非诱惑用户。用户线上化的趋势是注定的,但过程是缓慢的,人为加速可能并没有作用,所以笔者认为还是要顺应规律,两手准备。

第二,压缩水份把大店改小,进化为盒马小金刚。丢掉了沉重的费用包袱才能让盒马活下去。小店的物业可得性更强,可以解决目前快速拓展的瓶颈;数量众多的门店可以让盒马有更多的触手去粘住转化线下用户,支撑其线上化的战略。

第三,尽快接入B2C,让流量增值变现,弥补现在的商品结构短板。生鲜往往只能作为流量品类,很难作为获取毛利的品类,前两年死掉的生鲜电商创业者对此可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是生鲜行业竞争现状决定的,单纯从零售环节赚钱很难。

阿里可能对盒马是寄予厚望的,希望盒马能输出 *** 论建立团队去整合它所收购的实体零售企业,这是新零售的抓手。但是目前的盒马还没有证明自己,或许这也正是阿里一系列收购后迟迟未有进一步动作的原因。

零售行业的拐点已经来临,如同九十年代超市业态对传统业态的替代不可逆转。虽然盒马存在不少问题,但也不能忽视这个创业型企业的自我调整能力!盒马是成为新的王者还是黯然离场,尚有待观察。

11月29日消息,近日,盒马济南首店在经四路万达广场正式开业。

截至目前,盒马今年已先后进入郑州、合肥、济南和南昌四个新市场。今年6月,盒马在郑州开出首家门店,随后9月进入合肥,11月26日和11月27日先后进入济南和南昌。值得一提的是,盒马济南开业首日卖出约3万个麻薯,南昌一天卖出了近1万瓶杨枝甘露。

据盒马方面透露,今年12月,盒马计划将在广州、南京、武汉、长沙、杭州等城市开出14家盒马鲜生门店,平均约两天就开出一家新店。这意味着到2021年底,盒马鲜生门店数量将突破300家。

截至2021年11月,盒马鲜生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西安、杭州、宁波、武汉、南京、苏州、昆山、无锡、南通、重庆、贵阳、长沙、青岛、海口、三亚、大连、郑州、合肥、济南、南昌等27个城市开店。

盒马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受影响暂停开店的一年多时间里,盒马探索了一套门店升级策略,从郑州首店开始,盒马推出了盒马X18酒窖、盒马花园、盒马烘焙、盒马鲜切肉铺等全新模块,受到消费者认可。未来,这种升级版的盒马鲜生门店,也将出现在更多地区。

一路舍命狂奔之后,生鲜电商的新零售主角先后进入调整期。

继5月盒马关闭首家门店之后,日前永辉超级物种悄然关闭上海首家门店。一年之前,两者曾是阿里系、腾讯系当仁不让的新零售主角。关店只是表面迹象,背后的资本腾挪、队形变化更暗藏玄机。从模式创新到跑马圈地,新零售度过了初期的高歌猛进,盈利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以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模式在生鲜电商撕开新的口子,值得玩味的是,老牌生鲜电商本来生活日前迎来7岁生日,顺便宣布了2018财年全年盈利的消息,生鲜电商的战局扑朔迷离。

主流商圈关店

超级物种关闭的五角场万达店,位于上海杨浦区人流密集的五角场商圈。作为上海四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江湾-五角场”也是上海近年来人气最旺的商圈之一。

关店不停速?

身为阿里系、腾讯系的新零售两员主将,盒马鲜生、超级物种相继关店引来外界对新零售更多猜测。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认为,新零售是未来的趋势,不过无论是盒马还是超级物种,发展都过快过热,“为了抢夺市场和用户,在选址和入驻上都有盲目。采用这种策略短期内确实可以帮助店面尽快落地,但长期来看就开始出现后遗症,自我造血能力不足,无法盈利”。

不过新零售战略专家云阳子认为,超级物种关店的主要原因在于模式没有跑通。在云阳子看来,盒马和超级物种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有“超市加餐饮”,但却有很多的差异。盒马采用大店模式,超级物种是中小店面在尝试。中小店面加餐饮的模式是需要更严谨的商业设计,要不要加餐饮、加什么品类、餐饮比例占多少,一系列问题都应该仔细考量。

但是资本已经开始做出选择。新华都(002264SZ)将持有福建新盒 *** 科技 有限公司8100万元注册资本(即新盒 科技 的4050%股权) *** 给关联方杭州阿里巴巴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三江购物(601116SH)将旗下负责新业态尝试的浙江浙海股份全部出售给杭州盒马 *** 科技 有限公司;2018年末,负责超级物种运营的云创 科技 剥离出上市公司。

2018年12月,永辉超市(601933SH)发公告将张轩松和张轩宁在发展方向、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等方面的分歧放上台面。此前作为永辉超市董事长的张轩松曾在股东交流大会中表示,“对于超级物种,我和CEO张轩宁有分歧。他看好偏重餐饮,我认为重心应该做到家。”

不过丁道师认为剥离相关亏损业务,不失为增强资本信心的明智选择。“超级物种是创新,业务投入需要烧钱,如果与永辉的传统业务并表,财报很难看,难免对资本市场、股东、散户的信心带来影响。不如剥离出去,给创新业务独立操作空间。”

多赛道PK

微妙的是,2018年新零售生鲜电商高歌猛进,传统生鲜电商几乎陷入集体失语状态,现在开始再度发声。

卞宁认为本来生活的模式已经基本跑通,生鲜电商最有效的模式是“O2O+B2C”,根据这种模式,本来生活发展成目前的本来鲜O2O加本来生活网的B2C模式。

本来鲜是本来生活线下品牌,此前更集中在二线城市试水,卞宁透露今年将开设300家社区生鲜连锁店,进入一线城市,实现二代店开拓。

不过在巨头夹击、抢夺一线资源的形势下,本来生活的形势不容乐观。丁道师认为本来生活线上线下同时拓展,关联上新零售的概念,线下店也可以做前置仓,扩充其商业模式的想象力。但此时发声宣布盈利,更多是释放积极信号,希望能被投资人看到,提升市场信心。

在云阳子看来,生鲜新零售已经三分赛道:一是盒马鲜生为代表的大店模式;二是超级物种、谊品生鲜为代表的中小店模式;每日优鲜、叮咚买菜代表的则是前置仓模式。可与预见的是,2019年下半年,前置仓和大卖场、大店模式的竞争会非常激烈,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目前都在筹备子弹,投资人会持续下注前置仓。

下半年融资额度或将在数亿美元的量级。

我会选择在盒马生鲜买菜,因为对于我这样的年轻人来说在买菜的时候一般只会选择分装好,而且干净的。而且盒马生鲜的菜都是处理好的,只需要回家洗干净炒熟就可以了,不需要再自己处理。对于家里人口比较少的盒马生鲜这一点做的也非常好,不像是菜市场那样一次必须要买很多菜,盒马生鲜每次买的菜都非常适合独居年轻人自己做饭。

盒马生鲜门店突破300家也证明了现在河马生鲜已经迅速占领了市场无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对于盒马生鲜都是非常的认同,认可的。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都比较繁忙,本身自己就不太会做饭,如果在下班之后还要去逛菜市场就太浪费时间了。所以盒马生鲜也针对这类年轻人设计了很多便民政策。盒马生鲜不仅非常的人性化,而且还有专门的app。

无论是对于家里有孩子的上班族还是职场新人来说都非常的方便,在快下班的时候登陆盒马生鲜的app,然后下单买菜,等到下班的时候菜正好可以送到自己的手上,这样可以直接拎回家做菜,不仅非常节省时间,而且非常的方便。

盒马生鲜不仅可以买蔬菜,而且还有非常多的新鲜水果和甜品。无论是喜欢吃水果的女性还是喜欢吃各类甜品的,小朋友都是可以在盒马生鲜里找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的。而且盒马生鲜的配送服务也非常的方便,无论是火锅还是烤肉,基本上都可以通过河马生鲜的配送服务非常顺利的吃到。

虽然盒马生鲜非常的方便,但是它的价格还是要比菜市场贵上那么一点的,所以大家在买菜的时候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选择。

头顶着“阿里新零售样板间”光环的盒马,一出世便万众瞩目,并成为了业界的“超级网红”,追随者众。盒马鲜生CEO侯毅曾经把盒马的发展形容为“舍命狂奔”,高峰时期,盒马曾经创下每三天就开一家新店的记录。如今,盒马在全国已有160多家店,让3000万人住进了“盒区房”。

但是,一路狂奔的盒马正在被内外部合力踩下了一脚刹车:外界希望重新审视盒马的发展模式,而阿里也在勒紧缰绳,希望盒马能够跑得更理性,更长久。

刹车:下沉失利?

5月31日,开业仅仅半年多的盒马鲜生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正式停止营业,这是盒马三年来首次关店。同日,高鑫零售(6808HK)股权 *** 公告显示,开业仅3个月的海南盒马,2018年净亏损972万元,大润发中国以500万美元出售了海南盒马全部股权。加上此前上了热搜的“标签门”事件(注:去年年底,上海长宁盒马门店被发现有工作人员给没卖完的胡萝卜更换新日期标签。),盒马从盈利能力到日常管理都暴露出了不少问题。

去年9月,盒马鲜生CEO侯毅曾对外公布,盒马的成熟店面坪效已经高达5万,是同行的三倍以上。这个数字曾经让追随盒马奔向新零售赛道的大小玩家异常兴奋。但进入2019年,随着盒马门店越看越多,这个坪效数字似乎变得并不乐观了。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2018年中国连锁百强”数据显示,盒马鲜生2018年销售规模为140亿元,名列第18位。有业内人士据此估算,盒马2018年平均坪效在2万-3万元。

目前,盒马的店面主要还是以自营店,占比高达90%,这意味着巨大的投入。而且按照盒马要“一二三线城市全城覆盖”的目标,下沉是必须的,而盒马似乎在下沉过程中遇到了麻烦。盒马最初的辉煌战绩基本都是在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取得的,逐步向下并更全面覆盖之后,问题就逐渐显现出来。

一位有过十余年零售行业从业经历,如今也在新零售领域创业的资深业内人士对于《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盒马遇到问题的根源在于盒马目前的大店模式对于消费者的要求太高了,这会导致很难普及和大范围复制,一二线城市都得在核心商圈才跑得通。”

比如,用户要年轻但消费力还要足够(盒马会员的月客单消费额超过500元)、对生活品质要求很高(为了日日鲜,会花几块钱买几颗青菜而不是一斤)、时间昂贵不愿出门买菜吃饭、熟练使用智能手机愿意下载APP……这一切用户画像都指向了大都市的白领精英人群或者中产家庭,而且三公里范围内此类人群还要足够多,否则很难支撑高于普通超市的成本。

以关店的昆山新城吾悦广场店为例,“周边人口质量”的不达标是其关闭的直接原因。据当地媒体报道,虽然该地域周边人口月薪一般在5000至8000元之间,但由于是“新城市中心”,还处于开发阶段,人气无法支撑一家盒马门店实现盈利。

换挡迭代 填坑自救

仅凭盒马目前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就判断新零售模式失败,恐怕会有些武断了。但新零售肯定不是赔本赚吆喝,想要到更广阔的市场去,盒马需要想出新办法,换挡迭代是必须的。

不断试错、快速迭代,这是互联网的标准打法。但互联网的试错成本不高,一个业务上线下线可能只是修改一个端口或者改版一下APP,但盒马做的不仅仅是个线上生意,线下试错的沉没成本可是巨大的。

侯毅当然也意识到了问题。创立盒马鲜生的前三年,侯毅一直在讲都是“舍命狂奔”, “打下山头最重要”,必须先把生鲜新零售这个赛道占下来。但从去年底开始,侯毅开始谈“保命狂奔”,奔跑不能停,但也要寻求更稳健、更长远的发展。

一位盒马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现在老蔡(侯毅的花名,他自嘲是个买菜的)谈得最多的是精细化运营,他强调要回归零售的本质,以盈利为目的去重新审视每一项成本的合理性。

侯毅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过去,老逍(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花名逍遥子)的对盒马的要求是商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而今年多了一条:组织创新与激励创新的结合。”

即使是纯互联网的生意,跑马圈地都不等于赢,更何况是盒马这种线上线下融合的、模式要重很多的生意。特别是回归到零售本质,比拼的核心将是品控、供应链、运营效率、团队管理和服务质量。

盒马庞大的线下大军和地面部队怎么管?怎么带?工程师和店长、销售员的文化如何融合?这些都是待解的难题。美团、滴滴等需要融合线下的互联网公司都曾遇到类似的问题。

侯毅曾经把盒马2019年的发展形容为“填坑之战”。自2016年阿里巴巴提出新零售概念以后,互联网大佬和传统零售巨头纷纷入局试水,同时也有大量外部资本涌入。但经过了三年的开荒,很多人发现:期待的收获季似乎还是遥遥无期,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难以盈利成为了更大的障碍。

实际上,不止盒马鲜生,京东7Fresh、永辉超级物种、苏宁苏鲜生、美团的小象生鲜都遭遇了发展的阵痛和成长的烦恼。当然,这与整个零售业疲软的大环境也有关系,但沃尔玛关店、家乐福卖身的同时,还是有Costco、奥乐齐等对中国市场的虎视眈眈。

其实,阿里对盒马的反思和调整也并不意味着这个新零售排头兵的地位下降了。今年6月,原本属于创新业务事业群的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侯毅继续担任盒马总裁,向阿里集团CEO张勇汇报。

盒马的地位反而被“拔高”了,这意味着盒马能够获得阿里集团更多的支持和资源,在战略决策上也会拥有更大的自由度。

侯毅表示,接下来盒马可能会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在盒马现有的标准门店之外,还会推出4个新业态:盒马F2、盒马菜市、盒马mini和盒马小站,即“一大四小”的门店体系,这样可以去匹配不同的场景和需求,有利于覆盖到更精细、更下沉的市场。

“盒马三年会走回原点,回归到零售业的本质。”侯毅说。

在盒马购买东西的时候有很多小伙伴想要选择地址,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对此,深空游戏小编特意为大家准备了这边详细的内容攻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盒马怎么选择门店?

1、盒马平台有设置精细化的配送范围,系统会进行识别在你配送范围内的门店,

2、如果想要更改对应的盒马门店,需要更改配送地址且需要输入的地址是在对应门店的配送范围之内才可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