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博物馆雕塑考察报告 怎么写

装修宝典04

上海博物馆雕塑考察报告 怎么写,第1张

上海博物馆雕塑考察报告 怎么写
导读:  这里有一个关于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与建设的考察报告,后面有关于其馆藏作品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照一下:因文字较多,部分删减:  原出处:  http://wwwcnmuseumcom/system/showaspid=524  http://w

  这里有一个关于上海博物馆的管理与建设的考察报告,后面有关于其馆藏作品部分的内容,可以参照一下:因文字较多,部分删减:

  原出处:

  http://wwwcnmuseumcom/system/showaspid=524

  http://wwwcnmuseumcom/system/showaspid=525

  一、今日的上海博物馆如何得来?

  上海博物馆初创于1952年,原址位于南京西路325号的旧跑马总会,在此开始了上海博物馆建设和发展的历程。

  1959年10月,上博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这是一座极具特色的欧式建筑,原为一所银行旧址。这座大楼后来成为上海博物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因为拍卖该楼所得的2500万美元成为上海博物馆新馆基础建设的之一笔重要资金。

  1985年,上海博物馆通过借贷形式在原馆址内进行青铜、陶瓷、书画、雕塑、钱币等5个陈列室的新建和展厅实施改造。1986年至1990年新馆建设前的五年间,上海博物馆树立了形象,扩大了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为新馆的建设摸索了经验。

  1991年,上海市 *** 兴建全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上海博物馆获悉这一信息后,借助老馆改造的影响,利用休息日邀请市委、 *** 、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计委、财政部门的负责同志到馆视察,看陈列,看库房,看珍藏,谈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努力,最终争取到时任上海市市委副书记的黄菊同志现场办公,确定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列入上海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的三个重点工程之中,选定馆址在市中心的人民广场。

  1995年年底,上海博物馆先行开放了青铜、陶瓷和雕塑三个专馆,并于1996年10月12日全部建成对外开放。完成以后的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总投资57亿元人民币,其中85%左右的资金由 *** 拨付,15%左右的资金得到国内外各界的赞助。上海博物馆最后建成得益于 *** 财政及社会捐赠两方面的同时努力,为我们争取国内外社会力量参与公益文化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二、上海博物馆的建筑如何?

  1991年12月21日,上海市文管会向市计划委员会上报《上海博物馆扩建新馆项目建议书》,并于1992年1月2日成立上海博物馆新馆筹建处。1月29日,市计委批复立项,同意在人民广场扩建新馆。1993年确定建设方案并开始建设。1996年10月12日,上海博物馆全面建成举行开馆典礼。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承担了上海博物馆的整体建筑设计,总设计师邢同和,副总设计师滕典。设计师们赋予了建筑“天圆地方”的寓意——整个建筑高度295米,建筑造型为方体基座和巨型圆顶及拱形出挑相结合,外观和内墙全部用花岗岩砌成,雄浑而轮廓瑰丽。建成后的博物馆与对面18层的人民大厦(市 *** 驻地)的竖向板式相协调,为5层(地上)横向板式,从而使整个广场空间显得高耸与开阔,有不凡的气势。

  从细部而言,上海博物馆陈列室的空间布局、博物馆基本功能,空间营造的整体性、硬件软件的互补性、设备设施的先进性,外墙贴面的西班牙花岗石、大厅内墙贴面的印度砂石、地面装饰的沙特 *** 大理石,大堂的装修、每个陈列馆的基本色调的互异、门外石雕和门环纹饰的都经过悉心选择,较为考究。

  3、配套的博物馆消防和警卫系统如何建设?

  根据上海博物馆的文物状况及展览厅需要,上海博物馆设计了消防和警卫工程。以警卫系统为例,该系统在之一期建设当中投入了2000万元,包括展厅、库房和办公区的监视系统、应急广播、电梯迫降等;而消防工程则根据需要的不同,分别采用了烟感技术和红外线感应系统,并根据文物的珍贵程度、质地材料等具体的特点再确定配套设施的设计和安装。

  根据国家有关安保系统及消防系统的相关规定和标准,经过几期的建设,上海博物馆顺利通过消防机构的验收;而保卫系统则通过了公安部国家文物局专家组的验收。目前,上海博物馆的消防、报警及保卫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实现了“人”、“物”、“技术”的“三防”要求。

  4、维护需要多少费用?

  博物馆的日常维护工作由物业管理部、工程部及保卫处等部门协同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上海博物馆每年在楼宇维护上的支出费用约为4000万元,其中保安费约150万元,清洁费约150万。而在2000年,市财政每年拨付上博的经费为8000万元。

  三、上海博物馆的建筑如何使用?

  上海博物馆建筑分为以下三种类别加以利用:(1)办公区:下一层作为全馆的办公区;(2)库房:地下二层作为库房使用;(3)陈列馆:均为地面建筑,有11个基本陈列馆、3个临时展厅;(4)各种配套设施:如贵宾接待室、放映厅等。

  上海博物馆实际陈列面积12000平方米,约占全部建筑面积的十分之三。一楼主要有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之一展厅、影视中心、商店、餐厅(中西式);二楼主要有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第二展厅、茶室;三楼主要有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展、中国历代玺印馆;四楼主要有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第三展厅。

  另外,休息场所、卫生间等各种辅助参观手段在各楼都有分布,开放部的服务按照星级标准要求,整体设计和操作比较人性化。

  四、上海博物馆的建制?

  上海博物馆现由以下25个部门协同执行博物馆的职能:⑴行政部门:党委办公室、办公室、人事处、文化交流办公室、财务处、行政科;⑵研究部门:青铜研究部、陶瓷研究部、书画研究部、工艺研究部、文物修复研究室;⑶职能部门:保管部、展览部、陈列设计部、开放部、教育部;⑷辅助职能部门:出版部、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信息中心、图书室;⑸后勤服务部门:保卫处、物业管理部、工程部、艺术品公司、综合服务部。

  特别之处,上海市文物馆理委员会设于上海博物馆内,并由该馆馆长任领导职务,包括文馆委秘书科、考古部、博物馆/纪念馆管理处、地面文物管理处、流散文物管理处等。这一特别设置亦能说明上博的特殊性地位,以及市 *** 对上博的重视程度。

  五、上海博物馆的研究如何组织?

  上海博物馆设置有青铜研究部、陶瓷研究部、书画研究部、工艺研究部及文物修复研究室五个部门作为专职研究部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上海博物馆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及藏品结构决定的。

  上海博物馆将全馆的藏品大致划分为青铜器、陶瓷、书画及工艺四个门类,分由四个部门进行研究;同时,这四个研究部门再在内部作更为细致的研究分工。另外,11个常年陈设的展览也归由这四个部门进行日常维护与展品检查。

  这一分工办法确保上海博物馆的藏品能得到专业和充分的研究,并且决定了上海博物馆的运作机制和博物馆职能的发挥途径。而上海博物馆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和专长也正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来确立的,可以说,这也决定了上海博物馆选择和培养专业研究人员的基本框架。

  上博对专业研究人员有一定的量化指标。如:正研究员职称的专家每年至少要在核心学术刊物独立发表6000字以上的学术研究论文一篇,每3至4年出版研究著作一部。而不同层次的专业人员都有与之相应的目标管理办法。

  六、上海博物馆的藏品和库房状况如何?

  上海博物馆的藏品比较丰富,号称“百万”馆藏,珍贵文物127万件文物,包括一级品677件、二级品29743件、三级品80176件;其它文物80余万件(大部分是钱币和其它参考品)。这些藏品分为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玉牙器、竹木漆器、甲骨、玺印、少数民族工艺等21个门类,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在博物馆大楼地下二层有3000平方米库房,有效利用面积约为2500平方米,主要保管127万件珍贵文物。另外80余万件保存在南汇库房(上海市郊),约有1000多平方米。库房整体投资比较高,购置有现代化的调控设备,基本上达到恒温恒湿(温度20±5℃、湿度55±5℃),另外大部分是木制保存柜,从整体上为文物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存放状态。

  保管部是专门管理文物库房的部门,现有16人。根据文物类别,分作金石组、书画组、陶瓷组、工艺品组、参考品五个小组,各个小组每天都需要检查文物保存状况,对出现问题(虫害、破损等)的文物及时报告,交由相关研究部门和文物修复研究室共同研究,有效解决,把损失减少到最小。由于上海的气候问题,地下库房相对潮湿,对库房温湿调控比较难,对文物尤其是古书画不利,为此上博计划将二楼部分区域辟作书画库房。

  文物到库房要经过的过程一般是:征集→研究→定级→入库;“制度规范、账目清楚”是保管部最核心的要求。

  七、上海博物馆的民族文物工作怎样?

  上博在民族文物的征集、研究和展示方面也做了一些工作,并设立了工艺研究部,侧重于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的研究。工艺部目前有8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向。

  上博收藏的民族文物包括民族服饰、面具、生产生活工具、宗教用品等多个方面,但收藏数量并不多。另外,对民间艺术也有关注,例如上博的皮影收藏就比较全面,较成系列。在博物馆大楼的四层有专门的“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在700多平方米的展馆内,集中陈列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工艺、染织绣、金属工艺、雕刻品、陶器、漆器、藤竹编和面具艺术等近600件。

  然而,作为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少数民族文物工作显然不是上博的工作重心。

  八、上海博物馆的展览是如何完成的?

  上博展览部现有工作人员5人,主要负责安排3个临时展厅的展览内容。包括与国内外博物馆联系合作办展,确定展览内容、合作方式等等。在此基础上,挑选文物,确定大纲(包括文字大纲和图录大纲),所有的资料将在展览结束后整理成册,出版发行。

  陈列设计部5人,主要负责完成展览形式方面的创意及实施,包括展览的总体设计、效果图、结构图、宣传册、施工图等,每个环节要求仔细,并有创意。其工作流程先是根据展览部提供的内容和大纲,把示意草图、平面图、柜内设计图、壁橱立面图、剖面图、灯光图、吊顶平面图、立面展开图、节点详图等等各种图样设计出来,最后交由施工队具体操作实施。

  在上海博物馆,可以依据展品来源的不同将展览区分为馆藏藏品展览及非本馆藏品展览两类。

  馆藏藏品展览通常是由研究部门经过研究后提出展览策划,并上报馆领导,由馆领导负责对展览进行最后审定。经核准举办的展览将由研究部门将展品清单及图录提供给陈列与设计部进行展览的陈列设计与 *** ,展览部则为展览确定展厅,并协助完成展览的说明、展览图录的编辑等工作。目前,馆内的11个常年陈设即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的。

  非本馆藏品的展示通常由展览部完成选题策划以及联系工作,包括展览合作方式、展品的担保方式等等。如果是涉及国外的展览合作,文化交流办公室则协助完成相关的对外联络工作。同样,这一展览策划经馆领导确认后也将交由陈列设计部来完成展览的陈列设计及 *** 。如1999年与大英博物馆合作在之一展厅举办的《古代埃及艺术展》就是通过这样的工作方式完成的。

  九、上海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状况?

  上海博物馆成立有信息中心,是体现博物馆现代化的一个重要部门。

  1984年,早在新馆建成以前,上海博物馆博物馆就成立了信息中心。到1996年才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信息化进程,配套博物馆的建设,进行了 *** 安置。2000年,对 *** 进行升级,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上海博物馆已经完成了信息化建设三期建设,其信息化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目前,该中心共18人,分成小组工作: *** 组5人,负责网站的建设和维护;多媒体组2人,负责导览系统和相关图像资料的处理;视频组负责拍摄和编辑视频资料;数据库组负责国际文博信息数据库的资料收集,并出版文博信息年鉴。该中心定位主要以“服务”为主,服务于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服务于博物馆形象的展示等等,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字博物馆”,工作旨在做好现实和虚拟、文物和数据的良好结合。

  信息化是树立上博整体形象的重要工程。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上博建立了藏品信息管理系统、文博视频库系统、图书库系统、学术园地库、文博图书库系统、敏求图书馆查询系统、视觉艺术欣赏等7个数据库系统。现在已经完成总共116万余件文物数据录入工作,包括青铜器类66343件、陶瓷类13636件、书画类9732件、工艺类27069件。

  另外,信息中心专门设置了出版部,大量搜集国内外文博、考古、艺术研究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文章,为博物馆的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另外,信息中心也有部分收益,主要来源于 *** 开发、光盘和相关资料的发行。

  十、社会教育在上海博物馆是如何开展的?

  教育是拓展博物馆功能的重要途径,上海博物馆设有“教育部”来承担这一内容。结合国外的经验,上海博物馆目前采用以下几种社会教育的方式:

  1、讲解及博物馆志愿者

  讲解是传统的博物馆社会教育方式,除了本馆的讲解员外,上海博物馆还招募一定数量的志愿者来参加这一工作。目前,在岗的志愿者90余名,在大展及节假日期间协助讲解工作。志愿者的招募时间及数量视志愿者的流失情况而定,志愿者必须通过考核后的才能参加培训,培训合格后再参加讲解工作。

  2、博物馆之友

  “博物馆之友”是博物馆吸收其它行业从业人员参与博物馆工作的重要方式,他们都是文博爱好者及博物馆事业的支持者,他们将被邀请参加博物馆举办的鉴赏会、文博知识考察活动,以及上博重大展览的开幕仪式。另外,上博还印制“上海博物馆之友通讯”,为他们提供文博领域内的相关信息。

  3、街道及社区文博工作

  上海博物馆将文博知识普及到社区,在社区组织了“收藏之友”,2至3个月组织一次活动,如在社区指导举办个人收藏展,如钢笔、邮票等等;组织参观上海博物馆及其它文博场所;组织文博专家到社区举办讲座等等。

  4、多媒体活动室

  多媒体活动室是上海博物馆在本馆内进行文博知识普及的场所。目前,在多媒体活动室内常设文博与视听资料阅读、图书阅读,并开展文博影视欣赏、手工 *** 、趣味墨拓、软陶制玉、唐三彩修复以及各类讲座,其中有些项目是专为少年儿童设置的。

  5、文博知识普及

  文博知识普及是博物馆社会工作的主旨。在这一宗旨的指导下,上海博物馆参与了由上海市委宣传部发起、由上海市社科院主办的“东方讲堂”,并作为该讲堂的定点单位,定期在上海博物馆及社区组织文博专家讲座。另外,还印制介绍上海博物馆的展览和展品的材料给观众。

  十一、一份展览计划——上博的年度展览计划如何安排?

  展览是博物馆的产品。2005年度上博已实施的临时展览共有6场:《上海博物馆藏铜镜展》、《18至19世纪马赛艺术展》、《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光与石:美国斯科特珍藏宝石展》、《上海博物馆和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

  从内容看,这6场展览中即有中国古代艺术展,内容以青铜器、瓷器为主;也有世界古代艺术展,内容包括纯美术展品(油画、素描和雕塑)及装饰艺术类展品(服装和其他各种质地的实用工艺品);也有兼具艺术与工艺品特性的宝石展。

  从展览合作形式上看,即有上海博物馆独立 *** 的展览如《上海博物馆藏铜镜展》,展出上博收藏的历代青铜镜珍品150件,是上博青铜镜研究成果的一个全面展示;也有联合展览,形式包括上博的部分藏品与其他博物馆和收藏机构的藏品合办的展览,如《暂得楼清代官窑单色釉瓷器展》、《上海博物馆和英国巴特勒家族所藏17世纪景德镇瓷器特展》,也包括国外一家甚至是数家博物馆和文物收藏机构提供全部展览品的外展,如《18至19世纪马赛艺术展》、《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国凡尔赛宫珍藏展》、《光与石:美国斯科特珍藏宝石展》。

  十二、关于中国民族博物馆立项建设的及博物馆学一般理论的思考

  上海博物馆通过多年的建设,在中国博物馆界和文化艺术品展示领域树立了一个标尺,成为目前我国博物馆建设可资参考的国内经验。中国民族博物馆也可以在不走出国门的情况下,借鉴和参照上博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实际情况来建设和发展博物馆事业。通过考察,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可资中国民族博物馆借鉴:

  1、博物馆与时代。

  上海博物馆之建设,赶上全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的契机,并得到市委、 *** 、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和计委、财政部门的了解和支持,并最终争取到主要领导同志现场办公,确定上海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作为上海市精神文明十大建设项目重点工程,选定馆址在市中心。

  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成,是似把握住了建设时机,取得领导支持。然而与时代发展紧密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多年的经济建设,文化在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的重要性得以重视。另外,新技术和新手段被不断应用于博物馆领域。因此,九十年代初国家投资兴建了一批新型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建成后的这些博物馆成为当地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成为文化宣传和教育的阵地,以及地方的文化象征,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当前,由于各个民族生活环境和条件不断变迁,加之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民族和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快,文化遗产急剧消失。文化遗产保护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这是中国民族博物馆建设的有利形势。

  2、博物馆与城市发展。

  上海博物馆的成功运作与城市旅游发展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临近繁华的南京路“步行街”,附近还有上海大剧院等重要文化设施。上博物馆建成,为观众提供了一道“古代艺术、文化”大餐,从而提升了城市的文化氛围,使商业和文化能很好的结合,国内外游客在旅游之余,聆听了“古代”与“现代”的文化对话,从而使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因此,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建设也应当努力赢得文博事业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争取纳入城市文化传播及旅游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这样才能确保博物馆的良性运行,获得持续发展的可能。

  3、博物馆及其建筑。

  上海博物馆地处人民广场,选址时着眼于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置,它展示了上海的形象,是上海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由此看来,博物馆场馆建设应当突出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民族博物馆应是北京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长安街靠近中心位置能为中国民族博物馆选址则能更大限度地发挥民族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使其成为民族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而其建筑应该是中国博物馆建设的“经典”之作。

  4、博物馆及其定位。

  上海博物馆一直坚持自己“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在现代化城市中给人们一条通向古代艺术的视觉之路。中国民族博物馆目前定位为荟萃中国56个民族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反映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以民族学为基调,以服务社会为宗旨,集多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永久性民族博物馆,重点突出收藏、展示、研究、教育、服务、交流、休闲等七个方面的功能。因此,中国民族博物馆应当坚持并严格维护这个定位,并以此为中心开展博物馆的各项工作,打造博物馆在相关领域的地位和竞争力,力争建设成为一个在世界范围内有影响的综合性民族博物馆。

  5、博物馆及其藏品观。

  上海博物馆的文物收藏在国内博物馆“独树一帜”,但其更重视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并分期建设,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上博找准了博物馆发展的趋势,扩展博物馆传统藏品观。

  我们知道,实物是博物馆建设和发展、发挥博物馆各项功能的基础和保证,但在信息化时代中,需要转变藏品观念,加之民族文物的特殊性,中国民族博物馆更需要借助多种手断实现文化保护、展示和交流的目的。我国的民族文物范围之广、种类之丰富世界少有,怎样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保护、收藏、研究如此众多的民族文物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民族文物收藏到博物馆,所以新建的中国民族博物馆不能不考虑充分利用新兴的技术手段。中国民族博物馆应该把各界、各地力量调动起来,共同来营造一个更大意义上的“中国数字民族博物馆”。

  6、博物馆及其产品。

  上海博物馆除固定陈列中国古代青铜馆、中国古代雕塑馆、古代陶瓷馆、暂得楼陶瓷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中国历代书法展、中国历代玺印馆、中国古代玉器馆、中国明清家具馆、中国少数民族工艺馆、中国历代钱币馆吸引观众外,还定期在临时展览厅引进国内、国外的各类展览精品推向社会。例如1998年就引入《新疆文物展》,在展出的半年时间中,吸引50万人参观来参观。因此,上海博物馆非常注重临时展览对于上博的关影响。从临时展览的内容来看,其实也超出上海博物馆作为古代艺术博物馆的定位,但却对上海博物馆吸引观众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引进这些外展,上博都支付了一定的费用,但却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补偿。

  目前,上海博物馆形成的办大展“三大思路”是:走近人类古代文明、努力展示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的文物精品以及举办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大展。

  7、博物馆与博物馆人。

  论及上海博物馆的发展,不能不提及马承源先生(1927—2004)的个人努力和贡献。马先生本身即是中国古代青铜器、古文字学研究专家、文物鉴定家,在这些领域颇有建树。调查期间,我们就听马先生为研究青铜器在库房与青铜器相拥而睡的逸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马先生就任上博馆长后,立即完成了青铜、陶瓷、书画、雕塑四个陈列室的改建和钱币馆的新建,在全国同行中颇受瞩目,并在任职期间赢得上海市领导建设上博新馆的决定。上海博物馆新馆的建设更是倾注其心血,上海博物馆新馆建成后,马先生手举望远镜,查出日本施工人员拼接外墙花岗石贴面一毫米多的缝隙。

  马承源先生的继任者、现任馆长陈燮君先生如是总结马先生的工作:在上博新馆的陈列专馆开馆后多次主持更新调整和改建;推进上海博物馆的收藏、研究、教育三大功能的现代化步伐;形成了办大展的“三大思路”,即走近人类古代文明、努力展示我国边远省份和文物大省的文物精品以及举办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大展;加强了基础业务管理和学术研究的力度,积极推进“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工程;完成了信息化三期工程;“人才培养、人事制度改革”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果,正在走向“人才培养”的深层。

  博物馆人滋养出博物馆文化。因此,博物馆人对博物馆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民族博物馆要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学博物馆,也应当聚集一批热爱博物馆事业、在业务上各有专长的博物馆人,滋养出自己的博物馆文化。

  致谢 笔者感谢上海博物馆以下受访者:馆长秘书吴喆姝女士、办公室夏蓓蓓女士、信息中心胡江博士,工艺研究部包燕丽主任、王世英先生,展览部陆鹏亮主任助理,教育部乔玮主任,教育部多媒体活动室李明先生,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实验室潘晓通先生,人事处顾主任,保管部张主任,保卫处吴主任,陈列设计部董老师。

  原作者: 张荣德 邱先鹏

  来 源: 中国民族博物馆

(1)从第4年开始获取纯利润。

(2)两种方案获利一样多,而方案(1)时间比较短,所以选择方案(1)。

试题分析:(1)设第n年获取利润为y万元,n年共收入租金30n万元.付出装修费共 ,付出投资81万元,由此可知利润y=30n-(81+n 2 ),由y>0能求出从第几年开始获取纯利润.

(2)①纯利润总和更大时,以10万元出售,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更大利润,方案②利用基本不等式进行求解,当两种方案获利一样多,就看时间哪个方案短就选择哪个.

(1)设第 年获取利润为 万元。………………1分

年共收租金30 万元,付出装修费构成一个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共 …………………2分

因此利润 令 ……………4分

解得 ……………5分

所以从第4年开始获取纯利润。………………6分

(2)年平均利润 ………………8分

………………9分

(当且仅当 )所以9年后共获利润:154万元。……………10分

利润

所以15年后共获利润:144+10=154万元……………………11分

两种方案获利一样多,而方案(1)时间比较短,所以选择方案(1)。…………………12分

点评:本题是函数模型选取问题,在直接比较不能凑效的前提下可考虑作差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