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象鼻山海岸地貌类型?

装修宝典07

法国象鼻山海岸地貌类型?,第1张

法国象鼻山海岸地貌类型?
导读:法国象鼻山景区位于西北海滨旅游小镇埃特雷特,属于滨海塞纳省上诺曼底地区。它由三个象牙悬崖组成。法国艾菲尔铁塔景区特点有哪些?[13]埃菲尔铁塔购物店在铁塔入口处和铁塔一、二层设有纪念品商店。法国东南部的蔚蓝海岸有哪些景区?科特迪瓦。法国东南

法国象鼻山景区位于西北海滨旅游小镇埃特雷特,属于滨海塞纳省上诺曼底地区。它由三个象牙悬崖组成。

法国艾菲尔铁塔景区特点有哪些?

[13]埃菲尔铁塔购物店在铁塔入口处和铁塔一、二层设有纪念品商店。

法国东南部的蔚蓝海岸有哪些景区?

科特迪瓦。法国东南部的蔚蓝景点如下:1。尼斯老城(Nice),位于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被誉为欧洲更具吸引力的海滨度假胜地。它是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旅游城市。一年四季温暖的气候,蔚蓝的地中海,高耸的阿尔卑斯山,是这座海滨城市被世人记住的标签。中世纪时,尼斯被法国和罗马帝国争夺,直到143年,法国才得到尼斯的所有权。在接下来的300年里,尼斯几经易手。1861年,为了得到拿破仑三世的支持,加富尔伯爵赢得了与奥地利帝国的战争,尼斯和萨伏伊被移交给法国。此后,尼斯一直是法国的领土,直到今天。尼斯老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当时普罗旺斯伯爵统治。当时尼斯的土著人世代生活在这里,直到18世纪。这里保存完好的是18世纪的老建筑:巴洛克风格的教堂,色彩斑斓的整面墙,还有在阳光下闪闪跳跃的百叶窗,这些都把老城装点得显得古老而充满活力。在老建筑楼下的开阔广场上,有600多家传统小店、手工艺作坊、酒馆、咖啡馆,这里聚集了尼斯的传统艺术家和手工艺人。日出日落,艺术爱好者川流不息。附近的老城充满了中世纪的气息。除了露天广场,还有仁者礼拜堂、宫廷、宫廷画廊、尼斯歌剧院等等。1。天使湾天使湾因其形状类似天使的翅膀而得名。海水清澈温和。走在这里,似乎时间的流动变得缓慢而温柔。2。城堡山就是沿着盎格鲁大道一路向东的城堡山。山上的城堡废墟保留着中世纪希腊人和罗马人居住的痕迹,但如今,所谓的废墟只剩下几堵断壁残垣。从山上可以欣赏尼斯的全景和美丽的海岸线,是摄影的好地方。3。萨莱亚广场萨莱亚大道数百年来一直是尼斯的商业中心,世界各地的商人都会聚集在这里。周围都是古老的巴洛克建筑,商家打开遮阳伞或温室遮挡烈日,游客喜欢在这里购物。平日,广场自西向东有花市、果蔬市场、海鲜市场;一个是每周一次的古玩市场,真假古玩都会在这里摆出来卖。如果你相信你的眼睛或者运气,你可以在这里试试。普罗旺斯本地及周边的农产品很多,比如香水、香水、普罗旺斯薰衣草制成的精油、香皂等等。如果你住的地方有厨房,这是购买原材料的理想场所。4。滨海自由城滨海自由城位于从尼斯到意大利的路上,是科特迪河上的一个小渔港。法国南部的蔚蓝色。它因美国**《金玉盟》而享誉国际。房屋依山而建,街道以小街小巷为主,商店和餐馆大多集中在码头附近,镇上的房屋五颜六色,像带着童趣的乐高积木,遍布整个山头。黄昏时分,海岸的夕阳和餐厅的灯光相互辉映。这是一个浪漫美丽的海滨小镇,有山有水。1。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位于尼斯最繁华的商业街让梅德斯大道号。白色的哥特式双塔建筑给人一种宗教圣洁的感觉。教堂内部的彩色玻璃窗起源于19世纪,阳光中明亮跳跃的色彩为庄严的教堂增添了一丝灵动。2。马塞纳广场马塞纳广场是法国南部城市尼斯市中心的一个大型广场。原来是两个广场:卡洛阿尔贝托广场,半圆形,新古典主义风格,建于1820-1830年,沿着尼斯老城区边缘;马塞纳广场位于帕龙河的另一边,建于1840-182年,具有18世纪的风格。马塞纳广场的南面是美丽的老城区,北面是JeanMedese街。中心的一部分被帕龙河的河床覆盖,西边毗邻阿尔贝托花园,东边毗邻雅克医生论坛。尼斯轻轨1号线有两个车站:马塞纳和歌剧院。

马塞纳广场(MassenaSquare)是一个半步行区,有两条道路穿过:Philifor街(由凡尔登街和腓尼基街延伸)和南部的Jean-RaoLeisi大道。马塞纳广场的北半部分是长方形,南半部分是半圆形。地上铺着黑白相间的石头,形成网格状。中央部分周围是36棵石松。3。英国步行大道(EnglishWalkAvenue),著名的海滨步行大道,原本是一条2米宽的小路。英国人刘易斯威在1820年自费雇人建造了它,所以当地人也称它为英国之路,也称为盎格鲁大道。经过几次改造,这条海滨大道已经成为尼斯的标志之一。它沿着天使湾,从尼斯机场到城堡山,全长1000米。大道的一边是豪华酒店、名店、美术馆,另一边是很多散步、轮滑、骑自行车的人,还有在街上表演的艺术家。如果你不如果你没有沿着这条路走过一次,你可以说你没有去过尼斯。4。尼斯大学,全称为尼斯索菲亚安蒂波利大学,创建于1996年,是法国更大的多学科综合性大学。该大学在尼斯有七个校区,在索非亚、安蒂波利、戛纳和芒通有分部和研究所。大学的行政总部和主要机构位于尼斯的瓦洛斯城堡。在城市的北部,城堡和花园非常精致,是欧洲最美丽的校园之一。5。马克夏迦尔国家博物馆是法国三大国家博物馆之一。马克夏迦尔国家博物馆收藏了俄罗斯犹太超现实主义画家马克夏加尔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 *** 圣经启示绘画。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雕塑、马赛克、彩色玻璃窗和挂毯、20幅练习素描、水粉画、10幅版画和21幅石版画。夏加尔亲自参与了展厅的设计,安排了展品的摆放和顺序,并捐赠了藏品中的大部分作品。所以这个博物馆可以说是充分体现了艺术家本人的意愿。6。高地,Simille这是尼斯最早的罗马定居点和军事要塞。这里还有一个罗马竞技场。高地上有大量的百年橄榄树,树木繁花似锦。2010年,尼斯爵士音乐节在竞技场举行。园内景点包括尼斯考古博物馆、古罗马浴场等遗迹、马蒂斯艺术博物馆和著名的斯米尔修道院。马蒂斯美术馆位于斯米尔竞技场的花园里,红色的别墅建筑洋溢着热那亚风格。其创始人亨利马蒂斯是一位伟大的古典现代主义艺术家,也是野兽派的创始人之一。美术馆于1963年1月开放。1993年进行扩建,在主楼旁边增加了一座现代化的辅助建筑。画廊里有大量亨利马蒂斯的作品,从他1890年的早期画作到最著名的剪纸水粉画。马蒂斯创作了236幅素描、218幅版画和所有插图书籍。什么能不可错过的是马蒂斯最著名的蓝色手撕锯齿水彩画。7。旧城区OntibreOnlepan,位于尼斯西南部,距离尼斯20公里,距离戛纳12公里,是著名的海港和旅游胜地。这座有着2600年历史的城市曾经吸引了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维克多雨果、巴勃罗毕加索、尼古拉斯塔尔等。今天,这个中世纪的小镇仍然保留着它的真实特征。它拥有欧洲最重要的游艇港口和亿万富翁经常停靠的码头。在市内普罗旺斯风格的集市上,典型的普罗旺斯风味和产品让来到这里的人惊喜礼物。RiangLaipan有一个舒适的白色沙滩,滑水运动就是在这里诞生的。该镇以其丰富的夏季节日生活而闻名。喜欢夜生活的人可以在这里的 *** 中心、迪厅、咖啡馆和商店里享受丰富多彩的生活。每年7月在这里举行的国际爵士音乐节是欧洲最古老的艺术节之一。

高雄,其实并不像她的名字那么伟岸,常常有人将台北比作一位优雅的绅士,那高雄则是一位仪态万千的女士。高雄坐落台湾南部西南隅,那里终年空气潮湿,光照充足,专有的热带季风吹过,绿树成阴,花香袅袅,街道狭窄,宁静的爱河从城中穿过,河畔夜景尤其动人。

到台湾旅游,你不能不去高雄。高雄有如下几个景点不容错过。

  高雄爱河——台湾八景之一

  全长十二公里, 源于高雄县仁武乡八卦寮田野,自东北而西南,汇入高雄港。在台湾的诸多河川中并不显眼,“内政部”营建署在防洪整治计划中将爱河列为防洪排水沟, 以泄洪为主要的功能。 然而在市民的眼里爱河是高雄文明的起源,先民赖以维生的命脉,也是高雄走向海洋的起点。

  爱河的游憩方式其实很多,有感性的,有知性的,以下建议几种方式供参考

  1爱河溯源之旅

  骑着单车从出海口一路上溯到源头,全长约12公里,欣赏爱河不同的风情。到达源头后,转到人卦国小的后面,走走田埂,看看渠道,闻闻稻香,或是将菱角叶翻转看看菱角的卢山真面目,享受都市感受不到的田园风光。

  2绿带与蓝带之旅

  找一段河域,观察河岸的植栽与爱河的关系,寻找河岸长得最美丽的树。观察那些树长得好?那些树长得不好?想想绿带与蓝带应怎样的结合才能营造出宜人的景致?

  3赏花之旅

  一年四季爱河沿岸呈现出不同的花情,如二月的木棉花、三月的黄花风铃木、五月的凤凰木都表现不同的容貌,值得探访。

  4人文历史之旅

  爱河沿岸有着许多先民的故事,按图索骥,感受先民的血泪,思索人文的内涵。

  5建筑欣赏之旅

  仿哥德式的玫瑰圣母堂、闽南建筑的三合院、帝冠式风格的历史博物馆、台湾银行高雄分行、现代风格的高雄地 *** 院,盐埕的日据时期建筑各自展现着建筑之美,也反应着时代的变迁。

  6生态环保之旅

  观察水质与生物的关系,记录河边发现的生物,如鸟类、昆虫、水牛、鱼儿等。观察河上的垃圾,想想垃圾是怎么来的?对水中生物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7桥梁之旅

爱河主流有大大小小的桥梁21座,一一找寻作记录,发掘桥梁的故事。

澄清湖风景区

  澄清湖位于高雄县鸟松乡,原本是高雄地区的工业用水源地,旧名大贝湖、大埤湖,1954年开始整建,至1963年,改称为 “澄清湖” 后沿用至今;澄清湖湖面广达103公顷,向来有 “台湾西湖”之美誉;澄清湖分为风景区、水源地、游憩区三部份,除水源区不开放外,其余地区均可入内参观。

观音山

观音山位于高雄巿东北方的大社乡,高约百余公尺,因绵延的丘陵中有一状如观音菩萨端坐圣像,且有众小峰拱峙,故名为观音山。相传清康熙皇帝出游,见此地藏 风聚气,地气灵毓乃赐名 “翠屏岩” ;附近风景据点众多,各成天地,如翠屏岩、大觉寺、陈家墓园及神农池等,都是郊游踏青的好去处。其土质细致可赤足登山、健行、运动,故有赤脚公园之称。更不必购买门票地就能欣赏大自然的生命乐章,可赤脚享受柔软舒适的触感,这里的意外惊喜将是您更大收获。

左营莲池潭

左营莲池潭位于高雄市北郊左营东侧,龟山与半屏山之间,左营莲池潭长14公里,左营莲池潭宽400米,左营莲池潭湖面约75公顷。首日潭中遍生莲 花,为清代凤山八景中“泮水荷香”所在。如今湖畔遍植垂柳,每逢开花季节,香味四溢;每届晨昏,水雾蒙蒙,潭景若隐若现,颇有几分神秘感。

兴达港浪漫情人码头

兴达港位於高雄最北端之茄 乡崎漏湾海岸,由於茄 盛产“乌金”,因此这儿也成了台湾最重要的乌鱼基地,在高雄县 *** 的规划打造下,兴达港已成了大高雄地 区新兴的多功能观光渔港,白天您可以到极具欧洲浪漫风情的情人码头,漫步驻足於木栈道上,或来杯露天海岸咖啡,当夕阳准备西下时,渔火点点,浪漫的程度您不能错过。

紫蝶幽谷

紫蝶幽谷意指紫斑蝶群聚越冬的生物现象,凡被紫斑蝶选中择为越冬的山谷,就可名为紫蝶幽谷。喜欢蝴蝶的朋友不可错过哦!

  台湾目前已知的紫蝶谷约30处,其中就以高雄县茂林地区最为密集至少就有7个紫蝶幽谷,每年冬天,这里就会有成群百万苹的紫斑蝶展翅来此地过冬,目前来到这里的紫斑蝶主要成员包含小紫斑蝶、端紫斑蝶、圆翅紫斑蝶、斯氏紫斑蝶4种。

  若您想前往观赏紫斑蝶形成的壮丽美景,有几件事要特别注意吆~那便是更好穿著轻便的服装、不要穿高跟鞋或拖鞋、不要大声喧哗、使用闪光灯相机拍照,及一切会干扰蝴蝶栖息的行为,开车进入保护区时,更请减速慢行喔!

高雄多纳吊桥

多纳吊桥建造於日据时代,是茂林乡当地相当重要的一座桥梁,吊桥位於进入美雅谷入口前约200公尺处,全长232公尺、高103公尺,另有一条步道从茂林 乡道连接到吊桥入口,由茂林乡道往吊桥望去,吊桥横跨於两山之间,如入云霄,站在吊桥上不觉让人脚底发麻!从多纳吊桥往四周望去,景色非常优美,溪谷、传说有个多纳少女因为失恋而想到这里寻短,但是因为太高而不敢跳下去後来回家,可见这座吊桥走来是多麽的 *** 。

  茂林谷

  茂林谷位於132乡道55公里处,原名“罗木斯”,鲁凯族语意为“美丽的山谷”,浊口溪与支流木胜溪交会而形成一面湛蓝的蓝水潭,沿木胜溪步道健行约一 小时可达茂林谷瀑布,瀑布倾泻而下的水在丰水时期非常壮观,但潭深不适合戏水,设有一座木造凉亭可提供游客观瀑休息,行走於自然原始的步道上虫鸣鸟叫不绝 於耳,是一个适合健行、踏青、生态观察的好地方。

高雄多纳温泉

茂林乡原名“多纳乡”,其“多纳温泉”一名也源自於此,来到茂林乡多纳村,您可自此再开约10分钟路程,前往露天的天然浴池,多纳温泉是露天野溪温泉的代表,温泉浴池在溪旁,您可以泡过温泉後再浸入冰冷溪水中,消除舟身的疲劳。

工业设计史上的流派与组织[21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更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方式。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啦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进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啦当时的创作源泉。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啦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啦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方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啦人们对理性的向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一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啦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方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英国新古典家具的成就很大,其中涌现啦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长于设计朴素、实用的方式,其设计出来的产品成为啦现代家具设计的先声。 折衷主义 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那就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因此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 *** 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控制啦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现代工业设计的先导。说它是一次运动,是因其影响波及面大,具有国际意义。18世纪从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使机械产品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地方。与过去手工制造的产品相比,呈现明显机械化特性:一些产品的造型和装饰设计,仍照搬传统手工业产品的样式,使难于应付复杂方式的机器产品比过去用长时间精雕细琢的手工业产品显得粗糙低劣;一些产品因按照机械生产的特点重新设计,其单纯简洁的样式,却使许多认为只有花样繁琐的传统样式才代表精致完美的消费者难以接受。所以,非常不成熟的工艺美术设计,面临着新旧过渡时期的困难。以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拉斯金和画家、工艺美术设计家莫里斯为代表的传统派,一面在理论上展开啦批评和宣传,一面积极致力于设计实践。他们不满当时机械化产品的粗糙、简陋,认为真正的工艺产品应既实用又美观,企图恢复中世纪传统作坊生产的手工产品的标准的手工技艺和完美而精致的设计。为此,莫里斯建立啦自己的染织作坊,亲自设计并以手工 *** 各种织物、壁纸、地毯和家具等。其设计在否定当时机械化样式缺少曲线变化的前提下,运用啦自然界有机物(如花草)的方式,并加以变形,使装饰纹样呈现出变化丰富的曲线,富有生机和运动感。它们和曾经风靡欧洲、有强烈装饰感的巴洛克和罗可可(见巴洛克、罗可可)的曲线风格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风格很快在建筑造型、室内装饰、园林艺术、书籍装帧等各种工艺美术设计中表现出来,并影响啦整个欧洲设计界。拉斯金和莫里斯的言行使其走进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怪圈:他们从审美角度反对工业化时代生活用品的机械生产及其造型样式,但他们号召人们把生活用品的设计与其功能相结合,并身体力行。所以,实际上是在引导人们对产品(不论是手工还是机器产品)设计与其功能的关系予以特别重视,指出啦正确的设计方向,极大地推动啦工业产品设计这一新生事物的发展。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是工艺美术运动在法国的继续深化和发展。法国设计师兼艺术品商人萨穆尔·宾于1895年在巴黎开设啦设计事务所“新艺术之家”,并与几个同行朋友合作,决心改变产品设计现状。他们推崇艺术与技术紧密结合的设计,推崇精工 *** 的手工艺,要求设计、 *** 出的产品美观实用,他们对建筑、家具、室内装潢、日用品、服装、书籍装帧、插图、海报等进行全面设计,力求创造一种新的时代风格。他们在方式设计上的口号是“回归自然”,以植物、花卉和昆虫等自然事物作为装饰图案的素材,但又不完全写实,多以象征有机形态的抽象曲线作为装饰纹样,呈现出曲线错综复杂、富于动感韵律、细腻而优雅的审美情趣。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法国设计师的精美作品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在欧美各国引起广泛响应,并使“新艺术之家”的名称不胫而走,故以“新艺术”命名其运动。因此,法国自然成为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主要作品有:吉玛德设计的巴黎地铁入口;穆卡设计的海报;盖拉德在1900年的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的设计作品《新艺术室》;盖勒设计的细木镶嵌家具;查普列特设计的华美瓷器等。还一些平面设计家为商业所做的广告设计,在视觉传达领域的探索中迈出啦之一步。法国设计师不仅通过报刊宣传其主张,还直接向社会推销他们自己设计 *** 的新艺术风格的各种产品,创办设计专门学校,推广设计教育,如盖勒所创办的南希工业艺术联盟学校。小城南希是巴黎之外又一个法国新艺术运动的中心,两地的设计方式各具特色,互相影响。在法国新艺术运动中还涌现出许多成绩卓著的设计团体,如新艺术之家、现代之家、六人集团等,以六人集团的成绩最为突出。这使法国的新艺术运动色彩纷呈。1925年左右,法国的新艺术运动逐渐被装饰艺术运动取代。 维也纳分离派(Vienna Secession 1897-1915) 在奥地利新艺术运动一中产生的著名的艺术家组织。1897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一批艺术家、建筑家和设计师声称要与传统的美学观决裂、与正统的学院派艺术分道扬镳,故自称分离派。其口号是“为时代的艺术--艺术应得的自由”。在设计地方,其重视功能的思想、几何方式与有机方式相结合的造型和装饰设计,表现出与欧美各国的新艺术运动相一致的时代特征而又独具特色。他们大胆实践,定期举办展览,并在1900年出版啦设计期刊《室内》,在欧洲颇有影响。其代表人物有画家克里姆特;建筑家和设计师瓦格纳、霍夫曼、奥布里奇、莫塞等人。其中克里姆特和霍夫曼最负盛名。瓦格纳则是霍夫曼等人的老师,其设计思想与建筑风格在19世纪80年代已表现出与装饰主义的分流,故被称为分离派运动之父。1895年他在《现代建筑》一书中阐述啦新时代建筑应具备的方式。他设计的卡尔斯帕拉兹车站,具有简洁的方形造型和新艺主术运动风格的装饰细节,是分离派的早期佳作。画家克里姆特是分离派组织的之一任主席,被誉为“奥地利最伟大的画家”。他创作啦大量崖壁画,其方式与室内设计高度和谐。他打破传统的绘画方式,以金属般绚丽辉煌的色彩和一维平面效果,运用富有象征意义的方式语言,表现出强烈的华丽风格与工艺化的精美,呈现强烈的装饰性。其代表作有绘画《吻》、壁画《哲学》、《法学》、《贝多芬雕像装饰壁画》等。1903年,霍夫曼在银行家支持下,在魏恩市组织啦维也纳工作同盟。他和莫塞担当艺术指导,从事家具、室内金属器皿的设计,并由同盟的作坊进行生产。其产品造型呈几何形态,很少装饰,力求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体现产品的实用性。霍夫曼在设计中表现出与普遍的曲线风格不同的直线风格,更加接近现代设计。他的由纵横直线构成的洗练的方格网装饰特征,成为象征分离派设计风格的鲜明符号。1904-1910年,他承担啦布鲁塞尔郊区斯托克列宫的建筑设计。其方形的造型单纯、严谨,室内空间宽敞、墙面平直,是其最首要的代表作。室内陈设、餐厅的大型壁画则由克里姆特设计 *** 。壁画中图案化的人物形象和装饰花纹,是用玻璃、马赛克、珐琅、金属、廉价宝石镶嵌而成,华美异常,使斯托克列宫成为集分离派之大成的佳作。其他人的创作也成就颇丰,各具特色。奥布里奇设计的维也纳分离派之家,把单纯明确的几何造型与典型新艺术风格的枝蔓缠绕的花草装饰结合得浑然一体,是分离派代表作之一。莫塞的平面设计成就更大,其美学观点比其他人更加前卫与理性化。其书籍装帧、插图、印染、邮票等地方的设计,多以黑白色为主,明快、大方,更接近现代主义风格。维也纳分离派运动独树一帜,在设计中加进啦新艺术运动风格中较少见的直线和简洁的几何造型,特别注重产品的功能,体现出欧洲设计从摆脱传统到走向现代的过渡风格,影响深远。 德意志制造联盟(Deutscher Werkbund) 德国之一个设计组织,1907年成立,是德国现代主义设计的基石。它在理论与实践上都为20世纪20年代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奠定啦基础。其创始人有德国著名外交家、艺术教育改革家和设计理论家穆特休斯、现代设计先驱贝伦斯、著名设计师威尔德等人。其基地设在德累斯顿郊区赫拉劳。其宗旨是通过艺术、工业和手工艺的结合,增高德国设计程度,设计出优良产品。同盟认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物,工业设计师是社会的公仆,而不是以自我表现为目的的艺术家,在肯定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把批量生产和产品标准化作为设计的基本要求。它努力向社会各界推广工业设计思想,介绍先进设计成果,促进各界***支持设计的发展,以推进德国经济和民族文化素养的增高。它表明德国在工业设计地方已进入一个新阶段,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盟中的设计师在实践中不断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就。1912-1919年,同盟出版的年鉴先后介绍啦贝伦斯为德国电器联营公司设计的厂房及其一系列产品:格罗佩乌斯为同盟设计的行政与办公大楼、幕墙式的法格斯鞋楦厂房、陶特为科隆大展设计的玻璃宫;纽曼的商业化汽车设计等,都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风格。尤其是对1914年科隆大展的展品介绍,更令人耳目一新。年鉴还及时向人们展示国际工业技术发展新动态,如美国福特汽车公司首创的装配流水线。年鉴还发表不同观点的理论文章,让人们在争论中求得真理。1914年,同盟内部发生啦设计界理论权威穆特休斯和著名设计师威尔德关于标准化问题的论战,前者以有力的论证说明:现代工业设计一定建立在大工业文明的基础上,而批量生产的机械产品必然要采取标准化的生产形式,在此前提下才干谈及风格和趣味问题。这次论战是现代工业设计史上之一次具有国际影响的论战,是德国工业同盟所有活动中最首要、影响最深远的事件。之一次世界大战使其活动中断。但它所确立的设计理论和原则,为德国和世界的现代主义设计奠定啦基础。 风格派(De Stiji) 荷兰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于20世纪初,是早期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首要组成部分。风格派本源于荷兰绘画艺术风格(见风格派),但它对设计界的影响巨大,设计界的风格派被看做是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首要表现形态之一。因风格派创始人、画家蒙德里安曾以“新造型主义”(Neo-plastici *** )为题发表论文,以新造型主义来形容其创作风格,故人们又把风格派称为新造型主义。其设计的代表作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相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 对设计界来说,新造型主义这一名称尤为贴切。风格派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啦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其设计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建筑师奥德等人。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派原则运用在建筑、家具、其他产品和平面设计中,渗透世界,以创造新的世界秩序。他们注重使用和表现新资料、新技术,指出建筑的空间是由功能与和谐两个地方构成,其外观是由其内部空间决定的。他们把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序的造型、色彩和线条的形态,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地方的设计中,并设计啦新的字体和非对称均衡的印刷版面。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和结构之一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啦思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相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也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 *** ) 由俄国艺术家 *** 维奇和塔特林等人在前苏联十月革命后提出的一种艺术理论。在1920年发表的《构成主义原理》中指出,空间只能在其深度上由内向外地塑造,而不是用体积由外向内塑造;造型应注重立体结构;具有形体的资料作为表现因素,每一根线条都应表现事物的内在力量;同时应把时间作为一个要素引入造型之中。塔特林在第三国际纪念塔模型(1919)中,突出表现啦对空间结构的塑造,他注重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使造型艺术走向啦设计的范畴。在标准型多功能家具的设计、折叠型家具等的设计中,都曾应用啦构成主义的手法,体现啦形态上的简化和经济节约的特点。在广告和图形设计领域,构成主义与荷兰风格主义相呼应,体现啦几何形体及空间转换的构思效果,在国际上产生啦一定影响。 包豪斯(Bauhaus) 1919年4月1日在德国魏马成立的一所设计学院,是世界上之一所为培养现代设计人才而建立的学院。虽然仅存14年,但对德国乃至世界的现代设计及其教育的影响不可估量。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奠定啦现代设计教育体系,培养出大批优秀的设计人才,成为20世纪初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源地。包豪斯经历啦两个主要发展阶段:①魏马时期(1919一1924),②德骚时期(1925-1933),其名称根据学院所在地而来。格罗佩乌斯(1919-1927年任职)是其创立者和之一任校长。第二任校长是迈耶(1927-1930年任职)。第三任校长是凡德洛(1931一1933年任职)。他们都是当时德国著名建筑师、现代主义设计的先驱,对包豪斯的贡献极大。20世纪初,在大工业迅速发展的推动下,欧洲各国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方兴未艾。格罗佩乌斯敏锐地意识到:应建立新型的、专门的设计学院,以培养工业社会所需要的设计人才。他一再向 *** 提出创办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设计专门学校的建议,1919年魏马 *** 表示同意,在合并魏马美术学院和魏马工艺学校的基础上,成立啦包豪斯学院。其德文全称为“Des Staatliches Bauhaus”,即“国立包豪斯”。格罗佩乌斯把德文的建筑(bau)和房子(haus)两词合一而创造啦“Bauhaus”(包豪斯),含意是新型的建筑设计体系,但其设计教育内容包含啦以建筑为中心的所有工业设计。格罗佩乌斯亲自拟定啦《包豪斯宣言》,确信其设计宗旨“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包豪斯在实践中探索,确立啦现代设计的基本观点和教育方向:①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②设计一定遵循客观、自然的法则。其教育体系、设计理论与设计风格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完善。包豪斯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由艺术和技术构成。其早期的教学体制可称为“工厂学徒制”,学生的身份是“学徒工”,担当艺术方式课程的教师称“方式导师”,担当技术、手工艺 *** 课程的教师称“工作室师傅”,每一门课都由这两种教师共同担负,学校还设立啦木工、陶瓷、编织和印刷工作室,供学生实习,使其兼具艺术和技术能力。包豪斯最首要的成就之一是奠定啦设计教育中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础教育体系,并以科学、严谨的理论为依据。1923年8-9月间,包豪斯举办啦名为“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的大型展览会。师生的作品吸引啦欧洲著名的艺术家与设计师,从而进行啦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宣传啦包豪斯的设计思想,并将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 *** 。当时,格罗佩乌斯作啦题为“论综合艺术”的演讲并发送其著作《包豪斯的设想与组织》。其后,他在教学上又作啦较大改革,把数学、物理、化学作为必修课,使教学体系向着更加理性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更加适应大工业生产的需要。由于右翼政治势力的迫害,1925年3月,包豪斯迁至德骚市,开始其发展的第二阶段。1926年,其校名又加上“设计学院”的附名,进一步明确啦学校的性质。教学不再由方式导师和工作室师傅共同进行,而是聘请技术熟练的工匠协助教授工作。德骚包豪斯的教授以本院毕业生为主,如拜耶等人。1925年,该校刊物《包豪斯》出版。1927年,成立建筑系,瑞士著名建筑师迈耶任系主任。这是包豪斯的鼎盛时期。1928年2月,格罗佩乌斯辞职并推荐迈耶担当校长。他进行啦大规模改革,加强啦建筑系的课程,成立啦音乐系,增设啦摄影专业,并增加啦社会学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与社会联系。其进步的政治立场引起当局不满,1930年他被迫辞职。在格罗佩乌斯的推荐下,德国著名建筑师凡德洛出任第三任校长。他继续推行改革,完善以建筑设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并努力使学院实现非政治化。1932年,在纳粹冲人学校大肆破坏后,学校被迫关闭并迁至柏林,以“包豪斯·独立教育与研究学院”命名,在一座废弃的 *** 公司里继续教学。1933年1月希特勒上台,4月,由当时的文化部下令关闭包豪斯并由纳粹军警强行占领学校,8月10日,凡德洛宣布包豪斯永久解散。包豪斯是现代设计的摇篮,其所提倡和实践的功能化、理性化和单纯、简洁、以几何造型为主的工业化设计风格,被视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风格,对20世纪的设计产生啦不可磨灭的影响。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以工业设计为主的现代设计革新运动于20世纪初至30年代席卷欧美。它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展开的,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并服务于整个工业社会。它在理论与实践地方都取得啦丰硕成果,使人的生存环境发生啦巨大变化,也使人们的消费要求和审美趣味发生啦根本性改变。运动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民主思想、充分肯定工业社会大机器生产、赞赏新技术、新资料的工业设计的先驱人物。面对时代的挑战,他们提出啦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提倡科学的理性设计并创立啦新时代的设计美学--机械美学。其所设计的简洁、质朴、实用、方便的全新产品,确立啦现代主义设计的方式与风格,标志着产品设计进入现代工业化设计的时代。工业设计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首要杠杆。独立的设计教育体系也出现啦,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在欧美各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发展各具特色。德意志制造联盟的成立、包豪斯的建立与发展、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功能主义设计风格的确立、各国专职工业设计师的出现等,表示现代主义设计形态已趋成熟。卓越的建筑师、设计师格罗佩乌斯、科布西耶、凡德洛、赖特等人奠定啦现代主义设计的实践和理论基础。他们提出一系列新的设计思想及其原则,对推动欧美及世界的现代设计具有首要意义。格罗佩乌斯是最早在设计理论上有全面建树的设计师。他明确指出:“应强调机械对工业设计奠定决定作用。”他认为一定贯彻功能之一、方式第二的设计原则,设计应“可以从实际地方完全达到自身的功能目的”,这样设计的产品才是能够应用、信赖、造价低廉和经济有效的。他认为20世纪的设计一定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对装饰和复古主义。他对美学风格的看法作过极具哲理性的阐述:“美的观念随着思想和技术的进步而改变。谁要是以为自己发现啦‘永恒的美’,他就一定会陷于模仿和停滞不前,真正的传统是不断前进的产物。它的本质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传统应推动人们不断前进。”科布西耶是机械美学的创立者,他赞赏飞机、汽车、轮船的设计,因为这些设计没受到任何传统的束缚,完全是按照功能与技术的要求设计的,是全新的工业产品方式。他认为大工业社会的任何产品,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机器。他赞美单纯、清晰的几何体。他说:“按公式工作的工程师使用几何形体,用几何学来满足我们的眼睛,用数学来满足我们的理智,他们的工作简直那就良好的艺术。”他主张设计应表现简洁、秩序、逻辑的理性美,应表现出对象本身的直线、比例、空间、体量的美,而不要有附加装饰。凡德洛也强调时代风格,主张设计的现实和功能意义,主张采用机械化、批量化的生产形式。赖特亦强调功能,同时提出“有机建筑”的观点,认为建筑设计应考虑其与环境的和谐、对建筑空间的有机安排与调度、自然资料与工业资料的不同表现力及两者的协调性等。现代派美术对现代主义设计有直接影响。许多现代派艺术家及积极投身到设计及其教育领域,如杜斯伯格、里特维特、康定斯基、克利、伊顿、纳吉等人。一些人在世界之一所设计学院包豪斯任教期间,对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形成及其基础课的建设作出巨大贡献。1923年在德国魏马举行的包豪斯作品展,向世界展示啦其成就,使其成为世界性的设计、设计教育和设计理论研究中心。1925-1927年,德国包豪斯的教学体系己趋成熟,各地方工作走上正轨,师生设计成果达到新程度,使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从尝试阶段进入系统化、科学化的成熟阶段,经受啦时代的考验。20世纪30年代初,由于经济不景气和德国纳粹政权的压制,现代主义设计开始在欧洲衰弱。1937年后,随着包豪斯大批精英移居美国,使欧洲现代主义设计风格融入美国设计体系,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的依托下,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以美国为中心继续开展,形成国际现代主义设计风格。二战后直到70年代,国际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原则和风格影响啦整个世界。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艺术和设计思潮兴起,但现代主义的许多设计原则仍然适用,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世界设计传统精髓的一部分。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19世纪20--30年代的欧美设计革新运动。在大工业迅速发展、商业日益繁荣的形势推动下,欧美的工业设计逐渐走向成熟。仍然经常留恋手工业生产的新艺术设计运动,己不能适应普遍的机械化生产的要求。以法国为首的各国设计师,纷纷站在新的高度肯定机械生产,对采用新资料、新技术的现代建筑和各种工业产品的方式美和装饰美进行新的探索,其涉及的范围主要包含对建筑、家具、陶瓷、玻璃、纺织、服装、首饰等地方的设计,力求在维护机械化生产的前提下,使工业产品更加美化。巴黎是装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和中心,1925年在巴黎举办啦装饰艺术展,装饰艺术运动所以得名并在欧美各国掀起热潮。它受到新兴的现代派美术、俄国芭蕾舞的舞台美术、汽车工业及大众文化等多地方影响,设计方式呈现多样化,但仍具有统一风格,如注重表现资料的质感与光泽;在造型设计中多采用几何形状或用折线进行装饰;在色彩设计中强调运用鲜艳的纯色、对比色和金属色,造成强烈、华美的视觉印象。在法国,装饰艺术运动使法国的服饰与首饰设计获得很大发展,平面设计中的海报和广告设计也达到很高程度。格雷(Eileen Gray)的室内和家具设计,把富有东方情调的豪华装饰资料与结构清晰的钢管家具完美结合。在美国,装饰艺术运动受到百老汇歌舞、爵士音乐、好莱坞**等大众文化的影响,同时受到蓬勃发展的汽车工业和浓厚的商业氛围的影响,形成独具特色的美国装饰风格和追求方式表现的商业设计风格,它们从纽约开始,逐渐从东海岸扩展到西海岸,并衍生出好莱坞风格。尤其在建筑、室内、家具、装饰绘画等地方表现突出。纽约的帝国大厦和洛克菲勒大厦,在整体外观、室内、壁画、家具和餐具等地方的设计,都表现啦典型的美国装饰艺术风格。位于洛杉矶的可口可乐公司大厦,其建筑设计表现出汽车式的流线型形态。美国装饰风格20世纪30年代传至欧洲,使欧洲的装饰艺术风格更加丰富。在英国,装饰艺术风格始于19世纪20年代末,突出表现在大型公共场所的室内设计和大众化的商品(肥皂盒、爽身粉盒等)包装上。伦敦的克拉里奇饭店的房间、宴会厅、走廊和阳台,奥迪安**连锁公司兴建的大量**院等,表现出英国装饰艺术风格与好莱坞风格的结合。装饰艺术运动中表现出的东西方艺术样式的结合、人情味与机械美的结合等内涵,在20世纪80年代,重新受到啦后现代主义设计师的重视。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指的是20世纪30~50年代流行于国际的一种设计风格,以丹麦、瑞典、芬兰、挪威等北欧国家的设计为代表。早在1930年的斯德哥尔摩博览会上,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就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本土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会在一起。就风格而言,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是功能主义的,但又不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严格和教条。几何方式被柔化啦,边角被光顺成S形曲线或波浪线,常常被描述为“有机形”,使方式更富人性和生气。20世纪40年代为啦体现民族特色而产生的怀旧感,常常表现出乡野的质朴,推动啦这种柔化的趋势。早期功能主义所推崇的原色也为20世纪40年代渐次调和的色彩所取代,更为粗糙的质感和天然的资料受到设计师们的喜爱。5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盛极一时,其朴素而有机的形态及自然的色彩和质感在国际上大受欢迎,成为啦当时欧美更流行的一种设计风格。 流线型风格(Streamlining) 流线型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啦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不但发展成啦一种时尚的汽车美学,而且还渗入到家用产品的领域中,影响啦从电熨斗、烤面包机到电冰箱等的外观设计,并形成为20世纪30~40年代更流行的产品风格。在更具商业气息的环境中产生的美国流线型风格正是给现代主义的清高以巨大冲击。流线型在实质上是一种外在的“样式设计”,它反映啦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人对设计的态度,即把产品的外观造型作为促进销售的首要手段。为啦达到这个目标,就一定寻找一种迎合大众趣味的风格,流线型由此应运而生。而大萧条期间产生的激烈的商业竞争,又把流线型风格推向

诗人索菲娅·安德雷森这样描写城市的夜晚

“死去的月光从疲惫不堪的地平线上诞生”,

而“重重街道的悲伤”

令她感到窒息。

城市 ,是许多人拼搏奋斗的地方,却在很多时候也让人感到无比疲惫。 茶文化 咖啡文化兴 起的今日,形色各异的茶室、咖啡厅不但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场所,更成为了一种 文化聚集地

相比于城市里随处可见的街边茶室、咖啡馆,不如 走进自然 去山间品茶,在海边喝咖啡。让人们逃离城市的喧嚣,洗去日常的疲劳。抛掉当下, 与自然对话 ,整理心情,重新回归。

下面我将带大家走进山间、乡村、海边

欣赏那些远离城市的建筑

品一杯清茶,泡一杯咖啡

穿过喧嚣,抵达自然

01

山间

坐标:浙江乐清市

走进馆内,大面积的落地窗给客人以更大的观景感受,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在吧台点上一杯香醇地道的手磨咖啡,开始一整天的消闲时光。

水泥漆保持了空间简素的调性,浅色实木地板则给人带来些许温度。转角处的抽象画无意间又陷入另一种沉绪。

整个咖啡馆没有过多的装饰,更多的是咖啡与自然带给人们的精神交融。空间氛围朴直、静溢、自然,好似在老旧的物体外表下,显露出的一种充满岁月感的美。

摄影:叶松

坐标 :湖北省宜昌市

809工厂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郊的下牢溪中,距离市区约30分钟车程。厂区内建筑分为酒店部分及配套 娱乐 部分,酒店部分由含有大堂、艺术展厅、四栋客房、西餐厅组成,配套 娱乐 部分由接待中心、中餐厅、书吧、时光礼堂、亲子活动中心及崖顶茶吧组成。

此处自然环境优美,站在崖口向西眺望下牢溪上游,具有绝佳的风景,是厂区内难得的一处自然风光的“绝美之地”。站在山崖下的溪边,溪水、石崖、和山顶的植被组成了一幅极具美感的画面。

设计的出发点是对“繁与简”、“轻与重”两对变量的思考。建筑体块的推敲从“简单”出发,以“简单”设计手法产生“复杂和生动”的视觉效果,令建筑和周边环境达到既整体又生动的动态平衡。

为了表达建筑在环境中“轻”的状态,设计团队选择了玻璃及白色铝板作为建筑外观材料。建筑照明以内透光为主,仅在铝板穿孔部分后设置有光源,在夜晚形成独特的图案。

崖顶茶吧的室内采用了白色和木色作为主基调,墙面和顶面均为简单的白色,地面面采用浅木色地板,舒适且温馨,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幕墙洒下,将美景引入到室内空间。

坐标:泰国

建筑师没有选择直接将建咖啡厅建于山顶,而是把它隐于山间、向外延伸以遥望种植园,是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来保持山顶的全景视野,让游客得以全方位地领略种植园的风光。在屋顶,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园区的自然氛围,还可以观察茶农们采摘茶叶的场景。

建筑主体由三座悬浮和延伸于不同方向的体量构成,它们的规模和比例也因各自的用途而异。功能区包括餐厅、咖啡厅、茶制品商店和卫生间,建筑的整体结构充满了挑战性。

设计师希望将室内空间打造成一种“与室外和谐相融、充满自然气息、能展现原料生命力”的风格。

为了达到室内外设计的统一,建筑外部标志性的对角木纹被用在纪念品商店的展示架中,以促进商品的销售。木材和钢材也被一起用来打造普通的产品架。店内的货架上摆放着糖果、茶杯,尤其是正宗的本地茶等各式各样的Choui Fon *** 品。

项目面积 | 1145

摄影团队 | Spaceshift Studio

02

乡村

坐标: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 无界西溪茶室 」 坐落于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占地面积115平方公里,这里“曲水弯环,群山四绕,名园古刹,前后踵接,又多芦汀沙溆”。

设计师在保护传统柱梁结构的基础的上,为设计做了减法,采用了大落地玻璃,露出建筑本身的骨架走入其中,有种虚实之间交错之感,颇有佛法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的意味。

沿着入口石子道路缓缓深入空间中,尽头处是一片微型的自然景观。当阳光穿透玻璃射入空间中,随着光影的摆动,万物似乎拥有了生命。

设计师将公共接待区域的格子巧妙地划分成了繁体的“无”字,在空间中更加凸显出无界的品牌文化。

在前厅的另一侧做了一个山水的景观,放上一把古椅,一台烛灯,顶面悬空着一根来自周围树木的树枝,当灯光照射时,白墙上便展现出曲折蜿蜒的投影,西溪美丽景色在室内得到延续,也是无界的理念体现。

为了让立面自由,白色的墙面、玻璃面、传统木柱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像是某种精神上的对话,产生了距离美。

庭院两侧的景观茶空间由原本的储物间改造而来,将原本的空间打通,做了一个外扩的处理,放置一把椅子可以随时观赏室外的风景。

茶室中有着一间大型会议空间,可以在此开设会议、论坛进行交流。品茶观景,让会议变成是一件怡然自得的事情,模糊了规则的边界,也能让思考更加具有效率和意义。

每间茶空间的设计根据不同的景观环境量身打造,此处的茶空间被一片竹林包围,同时又融入了一点当代元素,古与今的无界对话,席地而坐,享受在竹林中畅谈品茶的乐趣。

餐厅设计概念是把一个“玻璃盒”置入竹林风景中,自然与空间结合地淋漓尽致。体现出了传统与现代共生,人建筑与自然共生的理念。

摄影团队 | 叶松

坐标:苏州

项目坐落于风景绝美的太湖之畔,占地400 。周边都是一幢幢老房子。四季湖光,最美夕阳,是这座简约白色建筑的定义。成群结队地海鸥盘旋在建筑周围,在湖光里品尝咖啡,感受自然的馈赠。

建筑三层,地下室作为厨房,一楼二楼作为就餐区,在原来的瓦片顶面搭建的平台,它和院子是观湖更好的位置,院内人工 *** 的面包窑,来者可手动烤面包。

设计师增加了很多弧形窗户,将光线切割开来。无论是在清晨的微光还是午后的夕阳,它们都游离在空间里,洒落在人的肩上。

设计师在拆解空间时,将一楼吧台原始的6根柱子融进了柚木材质和分区造型里。

公共客区将原有的长形窗户扩大落地,另做弧形,保持在公共区的每个人都能享受到窗外四季的湖景,整齐排列的椅子,卡座区看似全轮贯通,设计师将它们隔开,从感受层面做出区分。

覆盖部分原有建筑顶面,设计师给它高低的体块,适当分割留出空间。折叠的网状门即为装饰也作为隔断,随时扩大空间。墙面留出来的长条洞口,将后院的枣树偷入眼帘。

重塑的空间与原建筑相去甚远,设计师试图从某个点上突破,实现转化。进一步剥离复杂元素,提炼出几何关系。

人在空间里活动, *** ,或走动,不枯燥,动起来的空间可以增加的更多趣味性,弧线在暗示一种温柔对待的方式,去和空间对话。更是处于空间里与自己对话。

项目面积 | 400

摄影团队 | 徐义稳摄影

03

海边

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美术馆里的咖啡厅

坐标:秦皇岛

在中国北部渤海湾昌黎县一段被称作黄金海岸的沙滩上,OPEN设计了一座消隐的美术馆,如同藏于沙丘之下的神秘洞穴。将美术馆选址于沙丘之下,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一种保护。

受启发于孩童们在海边挖沙的 游戏 ,建筑师尝试在沙丘里“挖掘”创造出形态各异又互相连接的一些“洞穴”,一系列细胞状的连续空间,构成了沙丘美术馆里丰富的功能,例如何以看见大海的咖啡厅。

从沙丘美术馆内部看海,透过不同的洞口、在不同的时间里,大海都是不一样的风景。一部通往沙丘顶部观景平台的螺旋楼梯,引领人们从洞穴的暗处循着光线拾级而上,直到突然置身于天空与大海的广袤之间。

沙丘美术馆里突破常规形态的门窗、接待台、吧台、卫生间洗手台均为手工打造,咖啡馆的8张桌子也由建筑师依照各个展厅不同的平面形状而设计定制。

咖啡馆在形态上与自然融为一体,其建造体系中运用的一系列节能措施,也尽可能地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项目面积 | 930

坐标:韩国釜山

为了让人们可以在建筑内获得更佳的观景视野,建筑师将面向大海和沙滩的开口长度更大化,且根据给定的容积率将中央部分留空,座椅沿建筑边缘设置,以让更多人能够享受优美的景色。

建筑中,高度不同的长条形连续空间相互叠加,其间通过连桥连接;坐席被设置在围绕中央空洞盘旋而上的宽阔长廊上,让使用者可以尽享海景以及其他自然界的丰富景观。

在建筑的室外空间中设置了许多平床,这是一种室外家具,通常用于社区中的茶话会等小组活动。建筑师放弃在海滩上建造一个宽广的露台,以一系列平床取而代之。

倾斜的混凝土墙壁逐渐上升,高度超过周边松树,使得在屋顶层上可以遥望海天交融之线,对整个海岸线的景色一览无余。

项目面积 | 500

| 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