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陈香贵和马记永哪个好吃?从外卖平台看区别不大~

装修宝典017

谁能告诉我陈香贵和马记永哪个好吃?从外卖平台看区别不大~,第1张

谁能告诉我陈香贵和马记永哪个好吃?从外卖平台看区别不大~
导读:陈香贵和马记永哪个好吃,我觉得见仁见智吧,很难一概而论,我个人更喜欢陈香贵。这两个品牌都是兰州牛肉面品牌,主打产品会比较像,但吃过几次之后,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区别。就拿汤底来说,马记永汤底的味道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更偏爱陈香贵。陈香贵的汤底非

陈香贵和马记永哪个好吃,我觉得见仁见智吧,很难一概而论,我个人更喜欢陈香贵。这两个品牌都是兰州牛肉面品牌,主打产品会比较像,但吃过几次之后,就会发现还是有不少区别。就拿汤底来说,马记永汤底的味道我个人不是很喜欢,更偏爱陈香贵。陈香贵的汤底非常香醇,但没有油腻感,是那种清清爽爽的醇香味道。每次吃完面,我都会一口气吨吨吨喝光整碗汤,可太爽了~

另外,陈香贵的上新速度很快,每个季度都有新品,可选择的空间更大。像我上次去,就吃了新上的面——新疆阳光番茄牛肉面,番茄超级大块,汤底也是酸酸甜甜的番茄味,非常开胃。这段时间再去,店里又有小吊梨汤,真的是惊喜不断啦~

陈香贵商标总申请量1件

其中已成功注册0件,有1件正在申请中,无效注册0件,0件在售中。

经八戒知识产权统计,陈香贵还可以注册以下商标分类:

第1类(化学制剂、肥料)

第2类(颜料油漆、染料、防腐制品)

第3类(日化用品、洗护、香料)

第4类(能源、燃料、油脂)

第5类(药品、卫生用品、营养品)

第6类(金属制品、金属建材、金属材料)

第7类(机械设备、马达、传动)

第8类(手动器具(小型)、餐具、冷兵器)

第9类(科学仪器、电子产品、安防设备)

第10类(医疗器械、医疗用品、成人用品)

第11类(照明洁具、冷热设备、消毒净化)

第12类(运输工具、运载工具零部件)

第13类(军火、烟火、个人防护喷雾)

第14类(珠宝、贵金属、钟表)

第15类(乐器、乐器辅助用品及配件)

第16类(纸品、办公用品、文具教具)

第17类(橡胶制品、绝缘隔热隔音材料)

第18类(箱包、皮革皮具、伞具)

第19类(非金属建筑材料)

第20类(家具、家具部件、软垫)

第21类(厨房器具、家用器皿、洗护用具)

第22类(绳缆、遮蓬、袋子)

第23类(纱、线、丝)

第24类(纺织品、床上用品、毛巾)

第25类(服装、鞋帽、袜子手套)

第26类(饰品、假发、纽扣拉链)

第27类(地毯、席垫、墙纸)

第28类(玩具、体育健身器材、钓具)

第29类(熟食、肉蛋奶、食用油)

第30类(面点、调味品、饮品)

第31类(生鲜、动植物、饲料种子)

第32类(啤酒、不含酒精的饮料)

第34类(烟草、烟具)

第35类(广告、商业管理、市场营销)

第36类(金融事务、不动产管理、典当担保)

第37类(建筑、室内装修、维修维护)

第38类(电信、通讯服务)

第39类(运输仓储、能源分配、旅行服务)

第40类(材料加工、印刷、污物处理)

第41类(教育培训、文体活动、娱乐服务)

第42类(研发质控、IT服务、建筑咨询)

第43类(餐饮住宿、养老托儿、动物食宿)

第44类(医疗、美容、园艺)

第45类(安保法律、婚礼家政、社会服务)

当代打工人,每天都在发愁今天吃什么。

如今,公司有食堂已经成了职场新型炫富方式。“国企食堂特别便宜,一元炒素,两元炒蛋,四元大排”“入职大厂食堂,吃饭不要钱,一个月胖了十斤,可以算工伤吗”,带薪干饭人三言两语间将“高傲”透露得淋漓尽致。

而公司没有食堂的都市白领,只能在附近地毯式搜索“打工人之光”——一顿荤素搭配适宜、出餐快、顶饱,还不算贵的工作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大家眼里物美价廉的中式快餐也“变味”了,变成了打工人们高攀不起的模样。

一、月薪两万,舍不得吃老乡鸡

很多人印象中开在街边的中式快餐店,铺面窄旧、灯光昏暗、餐桌油腻。

现如今,它们开进宽敞明亮的购物中心,营造出一种干净又温馨的午间饭堂氛围,并发展出上百家连锁门店,称得上是华丽转型。

不过,和装修风格一同升级的,还有它的价格。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吐槽“快餐刺客”,例如,就有人抱怨在快餐店点一碗素菜要九元,还有人直称自己为“大冤种”,一顿下来三四十元还吃不饱:

一家平平无奇的快餐店,但是环境干净。价格标示了,但不明确,素菜一般 9 元。菜品少,店面不大。之一次吃这么贵的中式快餐,希望能延年益寿。

中式快餐店现在真的是贵的离谱,三四十块一点点菜,鸡汤三块肉,炒土鸡四块肉,这真的是连锁店吗?这个价位我表示不理解。以后都不敢去了,真的是避雷,冤大头本人。

其实,打工人对一餐饭的要求不算很高,我们的传统饮食习惯主要讲究荤素搭配、一汤一主食,但照这样的标准在一家连锁快餐店吃一顿饭,价格并不便宜。

我们筛选了包括老乡鸡、大米先生在内的五家“头部”中式连锁快餐,统计它们“消费者推荐菜品”和“餐厅招牌必点推荐菜品”的价格水平,如果按照一荤一素一汤一饭的标准,在一线城市吃一顿饭平均要花上 40 元。

真功夫的经典冬菇鸡腿肉菜套餐已经涨到 42 块;稍微便宜些的大米先生,点个宫保鸡丁和外婆菜炒鸡蛋也要 28 块,加上饭和汤则要 36 元。

最贵的是老乡鸡,一份梅菜扣肉要 18 块,西红柿炒鸡蛋要 9 块,再加上老母鸡鸡汤和白米饭,一顿饭得花费 46 元。对于饭量大的人来说,如果想要多添上一碗白米饭或者加个菜,价钱还得往上提。

以至于很多人调侃,“月薪两万不敢在老乡鸡点三个肉菜”。

毕竟在一线城市生活,年轻人哪怕月薪过万,考虑到房租水电,和朋友约会聚餐等花销,平时吃饭都不敢大手大脚。

如果工作日每餐都是均价 40 元的水准,一线城市白领一天两顿工作餐,按每个月工资发 2175 个工作日的方式来计算,他们在吃饭这件事上就得花 1740 元。

例如在上海,2022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 7003 元, 1740 元的工作餐支出要占到收入的四分之一。在消费水平略低一些的新一线城市,即便假设一顿工作餐 35 元,一个月的支出也在 1500 元以上。

像在天津,如果这么吃,上班族们得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恐怕天津人宁愿每顿来份“精神信仰”的煎饼果子。

所以,一顿 40 元上下的中式快餐,恐怕没几个普通打工人的胃与心灵能承受得住。

二、年轻人吃饭的预算,真没那么高

不少人都有这种感受,平常上网冲浪,每每刷到某地“平均薪资出炉”这类信息时,总会产生错觉——月薪过万已经遍地走了,而自己是吊车尾的那个。

其实相比动辄上万的平均月薪,中位数更能真实地反映大家的收入情况。

由于缺乏整体中位数薪资的数据,我们拿毕业生举例,根据某一线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薪酬报告,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中收入更高的技术研发岗,年薪中位数为 948 万元,算下来平均每月工资 7900 元 [1]。

换句话说,不到 8000 元的月薪才更符合职场新人的常态。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留给吃饭这件事的预算并不会太多。来自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消费一顿中式快餐,437% 的人预算金额都在 20 元以下,852% 的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 30 元。

20 元午餐预算能吃些啥?菜市场能买下一整只鸡的价钱,在老乡鸡只能买碗老母鸡鸡汤喝;在大米先生,荤菜基本在 15 元以上,要是想点俩菜配白米饭,那大概率是吃不着肉。

这样的午餐预算,搁到一线城市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在上海最贵的地段静安寺或陆家嘴上班,吃个单人份麻辣香锅就要六七十块,味道也就普普通通。有人上班吃轻食沙拉减肥,价格贵还吃不饱,下午饿得昏昏沉沉,晚上加完班回家忍不住偷偷点个麦当劳,才不会饿得睡不着。

有博主曾采访陆家嘴白领的平均午餐价格,得到的回复是“在不追求品质的情况下,都要 40~50 元” [2]。

这么一比,连锁的中式快餐好像也没那么贵了。但望着自己花了好几十块,却没几块肉的工作餐,都市白领只能在短视频平台刷东北盒饭望梅止渴——“十块钱,两荤一素随便吃,再送一瓶大连汽水儿”“溜肉段、溜丸子、锅包肉、地三鲜……30 多个菜任选才 14 块”。

短视频里新鲜出锅的盒饭看着那么香,而自己碗里的菜却满是料理包的味道,完全没了中餐的灵魂,这也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中国白领认为中式快餐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口味。

那自己带饭上班,总归省钱还安心了吧?拜托,对于每天累到剧都追不动的社畜来说,光听到做饭这俩字就会想皱眉,联想起一堆“麻烦”事儿。哪怕不买菜备菜,只是煮个泡面煎个蛋, 事后刷锅洗碗也很痛苦。

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金钱上来说,做饭都是一件再奢侈不过的事儿了。

三、中式快餐,也赚得不多

打工人都在吐槽中式快餐贵,失去中式快餐自由,但连锁中餐却也在叫苦不迭,表示活得艰难。

因为压在传统餐饮行业上的三座大山——原材料、房租、人力成本正逐年走高。

CBD 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大多午休时间不长,能接受走去堂食的范围,基本集中在写字楼一层的商铺,或者毗邻写字楼的商场负一层。

连锁餐饮品牌选择在这样人流量大、消费客群还固定的地方开店,店铺租金必然不会低。而且他们为了能给食客们提供充足的就餐区域,开店面积动辄数百平米。

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做生意,成本自然也嫁接到了消费者身上。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往商场里开店最疯狂和夸张的,当属“面馆新贵”马记永、和府捞面、陈香贵们,它们有七成以上的门店都开在商场里。

像日式快餐品牌吉野家也有一半的门店开在商场,老乡鸡和乡村基分别有 202% 和 341% 的门店选址在商场,已属于比重较低的餐饮品牌

近期,餐饮圈都在讨论上海的两家“网红”兰州拉面店:陈香贵,马记永,皆已估值10亿级别,特别红杉资本都抛出橄榄枝。

这两个品牌目前只有十几家店面,在没有达到像市场上这些大品牌门店数量的要求下,他们是如何做到估值如此之高呢?

两家新面孔的兰州拉面在上海出现,装修精致、时髦,刷新了大家对传统拉面馆的认知,客单价一下子从十块钱一碗拔高到26元。

据餐饮O2O观察,兰州拉面获得资本关注并重仓投入的核心要素,就是形象升级+产品组合,提升了盈利能力。

2020年餐饮O2O组织的上海餐饮研学团,走进陈香贵,当时只有三家店,单月更高能做到百万业绩。

01

街边小吃享誉全球

超一线城市近2000家

从“一块面板两口锅、两条长凳一张桌”的街边小吃起家,兰州牛肉面由市井小店,已发展为遍布全球拥有5万余家店铺的大行业和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的大市场。

从街边搭棚设点的简陋小作坊,到装修考究的饮食文化标签,走过百年历史的兰州牛肉面已遍布中国内地各大城市,并享有“中华之一面”的美誉。

据统计,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超一线城市共开设兰州牛肉面店铺近2000家,其中上海市有520余家,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上海为何最多兰州拉面,据餐饮O2O研学团得知:一是因为上海人爱吃面,特别好细面;二是早年间很多河南安徽人在上海开了很多家本帮面,融合外地面特别是兰州拉面的新式面馆。

始创于1915年的兰州牛肉面,以其“汤清者镜、肉烂者香、面细者长”的独特风格享誉世界。

正宗的兰州拉面讲究“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

兰州牛肉拉面早已走出本土,更甚说是走出了国门,据官方统计,目前兰州牛肉面有百余家“兰州牛肉拉面”面馆走向世界,分布在俄罗斯、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美国、巴西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普通的白面团十几秒被拉出宽窄形状各异的面条、再加上纯正的中国味道,被外国人惊呼拉面师是艺术家。

02

发挥擅长点找出基因

升级兰州拉面品类的陈香贵

陈香贵品牌创立于2020年,从创立之初就拥有火爆的商机人气,创业市场也相当的不错,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一致喜爱与认可。

创始人姜军,在上海的餐饮界沉浮多年,善钻研爱学习(2019年参加餐饮O2O喜家德研学团),加上自己是甘肃人,发挥自己的基因和擅长点,升级兰州拉面品类。

据大众点评显示,陈香贵在上海开了22家店,还有30家门店将开,势头非常凶猛。

行内人士总结陈香贵的成功之处:

1、命名即战略 抢占兰州拉面制高点

品牌名是消费者与品牌之一接触点,创始人命名给人很强的正宗性,如王老吉、钟薛高、叶茂中、马记永等等;陈香贵名字给人不明觉厉的正宗感。

再谈品类名兰州牛肉面,自古以来兰州是牛肉面正宗的代名词,抢占兰州牛肉面品类名称,直接抢占品类制高点。

2、放大“免费续面”进店理由

在店中间,清晰看到“免费续面”这四个字,它解决对那些想吃面但害怕吃不够饱的人群的痛点。

值得注意的是,“免费续面”这四个字不是放在菜单上,而是在店最显眼的装修上,词语和画面的放大,让这个进店理由更权威。

3、海报主KV产品 信任清晰化

主KV除了展现品牌核心产品外,核心的功能就是让消费者快速点单。

陈香贵的主海报,就是让消费者点份牛肉拉面,再点份羊肉串,同时在产品下面也注明信任状,打消消费者购买疑虑。

4、招牌产品装修化呈现

门头三块吊顶广告牌进一步强化产品类型,如钢钎牛肉串、兰州小吃、手抓羊肉,这三块展示,就是让消费者快速做出选择。

类似的陈列方式,在很久以前羊肉串,在展示其招牌产品也使用过。

5、广告语强化兰州属性

陈香贵广告语是:“梦回兰州”,这句话也在强调其正宗兰州拉面属性。

后人陈香贵,出兰州,离开黄河水,意喻创始人一个铁骨铮铮的西北汉子将对“故乡胃”的念想,化于一碗碗牛肉面。

03

一碗拉面卖到26元

正在加速商场布局

内参探访马记永兰州牛肉面,不同于在街边的门店,这家位置在上海莲花路地铁站旁商场的负一层美食区。

首先,门店的形象就让人耳目一新

风格用了饱和的蓝色和木色打造,无论是店招、装饰,还是店员的工服,亮眼的蓝色放在整个美食层非常抓眼球。

其次,整体用餐空间干净、明亮、精致。

拉面摊位直接摆在明面上,一进门就能看到,所见即所得。

店里的桌椅板凳全部大换样,与整体风格相搭,又有点设计感,打破了兰州拉面店低端的印象,给人一种大牌连锁餐饮门店的感觉。

第三,餐具也做了升级。

餐具采用青瓷大碗,底下放了一个精致的木托盘。

烤串则放在红棕色的木盘里,而非快餐店常用的不锈钢盘,质感非常高级。餐厅给客户提供的红枣茶,也用黄铜材质的杯子。

第四,顾客点单采用电子化的方式,坐在位置上扫码点餐。

出餐后,由店面服务员直接送到面前。顾客吃完后可以直接线上结账,完全是自助化的点餐和结账流程。

这家门店的牛肉拉面并不便宜,牛肉拉面26块钱左右,有毛细、韭叶等8种面型可以选。

此外,还有烤串、凉菜、肉夹馍等小吃,以及鸡蛋醪糟、甜胚子等少量甜品,全部聚焦西北美食。

以马记永、陈香贵和张拉拉为首的“创新”兰州拉面,正在“脱胎换骨”走进商场开店。马记永在上海已经开了14家店,还有17家待开。

个人觉得马记永在品宣设计还是下了功夫的, 把现代元素和传统文化结合得不错,但在招牌面的品控上还有待加强,毕竟面馆只有把面本身做好才是王道,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

04

与市场同频

主动变革胜过被动调整

作为餐饮业更大细分业态,特色小吃是当之无愧的“吸金王”,众多品牌抢滩红海,竞争激烈。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勘查本质思考个体,坚持与市场同频,主动变革胜过被动调整。

1、品牌连锁化

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品牌是一种名称、名词、标记、设计或是它们的组合运用。其目的是借以辨认某个销售者或某群销售者的产品,并使之同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

在这场红海市场竞争中,同质化严重的餐饮模式让从业者开始思考,无论是新兴品牌还是传统品牌,要想脱颖而出,只有品牌力才是最难复制的护城河。

唯有做出品牌,才能傲视群雄、领跑行业。

而小吃市场需求大、消费频次高、产品易标准化、模式易复制,具备做成品牌的基因和潜力,这是很多其他品类所不具备的。同时,具备品牌规模化的企业,大多具备较强的议价权。

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品牌溢价,获得消费者的更多认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规模化采购,倒逼供应链,获得原材料的议价权。

此外,品牌规模化的小吃品牌,在餐饮外卖等平台上,也有一定的议价权和资源支持,比一般的商家更有优势。

以麻辣烫为例,麻辣烫作为小吃的经典品类,菜品的原材料、烹饪技术和 *** 工序都具备快速复制的基因,容易标准化,因此,率先走出了杨国福麻辣烫、张亮麻辣烫等全国性的大品牌。

2、特色小众取胜

可以说,“求同存异”将成为快餐小吃发展的主流步调——标准化的“求同”与特色化的“存异”同步,支撑品牌的发展。不可忽视的是,地方特色小吃作为小吃产业的重点类型,正在被挖掘出来并不断被放大。

当然,面对全国近3000款小吃、每个城市地域平均不低于10款知名小吃的情况,选择差异化竞争并不意味着盲目入局某一品类即可。流行什么就选什么,往往能让你付出一笔高昂的学费。

前几年贵州羊肉粉很火,但除了贵州,很多人进去后基本都哭着出来了。我们可以通过百度指数看到,羊肉粉的火爆周期只在2016年初到2017年末;而如果对比酸辣粉,你就更能发现羊肉粉有多么微不足道。

除了选择合适的品类外,特色小吃还应在产品、服务、装修、口味、文化等层面,做到差异化竞争优势。

实际上,餐饮的特色并不在于味道,毕竟食物吃到嘴里本质还是一样的。之所以有些特色小吃品牌兴起,它们更多的是放大了这些维度的竞争力,从而带来口碑效应。

可见,未来的小吃领域,将不仅仅是一个地方小吃等那么简单,更多的是餐饮服务的“基本功能+主题文化+消费体验”的平台型行业,这些加载于产品之上的附加值正是成就品牌的必备要素。

3、“大单品+爆款”取胜

很多传统餐饮人都存在一个思维误区,认为产品多能吸引更多客流,转化更多消费。

但试想一下,你只是为了吃一顿简单快速的工作餐,却迷失在上百款SKU的菜单栏中,你还有耐心吗?

因此,小吃品类在保障基本的丰富性上,产品一定要精简。但要注意的是,口味虽然是小吃品类消费的之一关注要素,但“好吃”太抽象,需要用爆款来具象支撑。

特别是对于地方特色小吃而言,“大单品+爆款”的策略更容易占领顾客的认知,内部效率也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一方面,单品品类相对多品类,食材采购会变得简单许多,产品中心对单个菜品的研发与实践也会更频繁,因此质量更可控。同时,单品聚焦更利于品牌传播,更有机会抢占品类之一。

另一方面,火爆单品引流量,优质选料留客源。爆品的核心是“单点切入”,即切入产品的一个单点,甚至把它做到非常深、非常强的程度。

这种极致单品、极致单点的模式,就变成了公司的核心商业模式。目前,市场上市值很高的公司大部分是靠极致单品模式成功的。

小结:

目前,兰州市共有牛肉面品牌1083个,其中连锁品牌(拥有至少2家门店)242个,开店数量850个,品牌平均开店数为35个;非连锁品牌店841个。

而老品类,重新做,正成为餐饮行业一个新的风向标。

“品类重做”,并不是意味着抛弃该品类的所有元素,而是在品类基因的基础上,与时俱进,用品牌化升级品类。

准确地说,是利用该品类在消费者心中的高认知度,赋予一些能够紧跟时代潮流的内容,无论是从餐厅环境到用餐体验,还是营销和互动。

这或许也是资本所看重的一点。

当代打工人,每天都在发愁今天吃什么。

如今,公司有食堂已经成了职场新型炫富方式。“国企食堂特别便宜,一元炒素,两元炒蛋,四元大排”“入职大厂食堂,吃饭不要钱,一个月胖了十斤,可以算工伤吗”,带薪干饭人三言两语间将“高傲”透露得淋漓尽致。

而公司没有食堂的都市白领,只能在附近地毯式搜索“打工人之光”——一顿荤素搭配适宜、出餐快、顶饱,还不算贵的工作餐。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大家眼里物美价廉的中式快餐也“变味”了,变成了打工人们高攀不起的模样。

月薪两万,舍不得吃老乡鸡

很多人印象中开在街边的中式快餐店,铺面窄旧、灯光昏暗、餐桌油腻。

现如今,它们开进宽敞明亮的购物中心,营造出一种干净又温馨的午间饭堂氛围,并发展出上百家连锁门店,称得上是华丽转型。

不过,和装修风格一同升级的,还有它的价格。在社交平台上,不少人吐槽“快餐刺客”,例如,就有人抱怨在快餐店点一碗素菜要九元,还有人直称自己为“大冤种”,一顿下来三四十元还吃不饱:

一家平平无奇的快餐店,但是环境干净。价格标示了,但不明确,素菜一般 9 元。菜品少,店面不大。之一次吃这么贵的中式快餐,希望能延年益寿。

中式快餐店现在真的是贵的离谱,三四十块一点点菜,鸡汤三块肉,炒土鸡四块肉,这真的是连锁店吗?这个价位我表示不理解。以后都不敢去了,真的是避雷,大冤种本人。

其实,打工人对一餐饭的要求不算很高,我们的传统饮食习惯主要讲究荤素搭配、一汤一主食,但照这样的标准在一家连锁快餐店吃一顿饭,价格并不便宜。

我们筛选了包括老乡鸡、大米先生在内的五家“头部”中式连锁快餐,统计它们“消费者推荐菜品”和“餐厅招牌必点推荐菜品“的价格水平,如果按照一荤一素一汤一饭的标准,在一线城市吃一顿饭平均要花上 40 元。

真功夫的经典「冬菇鸡腿肉菜套餐」已经涨到 42 块;稍微便宜些的大米先生,点个宫保鸡丁和外婆菜炒鸡蛋也要 28 块,加上饭和汤则要 36 元。

最贵的是老乡鸡,一份梅菜扣肉要 18 块,西红柿炒鸡蛋要 9 块,再加上老母鸡鸡汤和白米饭,一顿饭得花费 46 元。对于饭量大的人来说,如果想要多添上一碗白米饭或者加个菜,价钱还得往上提。

以至于很多人调侃,“月薪两万不敢在老乡鸡点三个肉菜”。

毕竟在一线城市生活,年轻人哪怕月薪过万,考虑到房租水电,和朋友约会聚餐等花销,平时吃饭都不敢大手大脚。

如果工作日每餐都是均价 40 元的水准,一线城市白领一天两顿工作餐,按每个月工资发 2175 个工作日的方式来计算,他们在吃饭这件事上就得花 1740 元。

例如在上海,2022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月均 7003 元, 1740 元的工作餐支出要占到收入的四分之一。在消费水平略低一些的新一线城市,即便假设一顿工作餐 35 元,一个月的支出也在 1500 元以上。

像在天津,如果这么吃,上班族们得拿出三分之一以上的收入,恐怕天津人宁愿每顿来份“精神信仰”的煎饼果子。

所以,一顿 40 元上下的中式快餐,恐怕没几个普通打工人的胃与心灵能承受得住。

年轻人吃饭的预算,真没那么高

不少人都有这种感受,平常上网冲浪,每每刷到某地“平均薪资出炉”这类信息时,总会产生错觉——月薪过万已经遍地走了,而自己是吊车尾的那个。

其实相比动辄上万的平均月薪,中位数更能真实地反映大家的收入情况。

由于缺乏整体中位数薪资的数据,我们拿毕业生举例,根据某一线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薪酬报告,2021 届本科毕业生中收入更高的技术研发岗,年薪中位数为 948 万元,算下来平均每月工资 7900 元 [1]。

换句话说,不到 8000 元的月薪才更符合职场新人的常态。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家留给吃饭这件事的预算并不会太多。来自艾媒咨询的调查显示,中国人消费一顿中式快餐,437% 的人预算金额都在 20 元以下,852% 的人可接受价格不超过 30 元。

20 元午餐预算能吃些啥?菜市场能买下一整只鸡的价钱,在老乡鸡只能买碗老母鸡鸡汤喝;在大米先生,荤菜基本在 15 元以上,要是想点俩菜配白米饭,那大概率是吃不着肉。

这样的午餐预算,搁到一线城市就更显得捉襟见肘了。

在上海最贵的地段静安寺或陆家嘴上班,吃个单人份麻辣香锅就要六七十块,味道也就普普通通。有人上班吃轻食沙拉减肥,价格贵还吃不饱,下午饿得昏昏沉沉,晚上加完班回家忍不住偷偷点个麦当劳,才不会饿得睡不着。

有博主曾采访陆家嘴白领的平均午餐价格,得到的回复是“在不追求品质的情况,都要 40-50 元” [2] 。

这么一比,连锁的中式快餐好像也没那么贵了。但望着自己花了好几十块,却没几块肉的工作餐,都市白领只能在短视频平台刷东北盒饭望梅止渴——“十块钱,两荤一素随便吃,再送一瓶大连汽水儿”“溜肉段、溜丸子、锅包肉、地三鲜……30 多个菜任选才 14 块”。

短视频里新鲜出锅的盒饭看着那么香,而自己碗里的菜却满是料理包的味道,完全没了中餐的灵魂,这也让很多人无法接受。根据艾媒咨询的调查,中国白领认为中式快餐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口味。

那自己带饭上班,总归省钱还安心了吧?拜托,对于每天累到剧都追不动的社畜来说,光听到做饭这俩字就会想皱眉,联想起一堆“麻烦”事儿。哪怕不买菜备菜,只是煮个泡面煎个蛋, 事后刷锅洗碗也很痛苦。

无论是从时间还是金钱上来说,做饭都是一件再奢侈不过的事儿了。

中式快餐,也赚得不多

打工人都在吐槽中式快餐贵,失去中式快餐自由,但连锁中餐却也在叫苦不迭,表示活得艰难。

因为压在传统餐饮行业上的三座大山——原材料、房租、人力成本正逐年走高。

CBD 写字楼工作的白领,大多午休时间不长,能接受走去堂食的范围,基本集中在写字楼一层的商铺,或者毗邻写字楼的商场负一层。

连锁餐饮品牌选择在这样人流量大、消费客群还固定的地方开店,店铺租金必然不会低。而且他们为了能给食客们提供充足的就餐区域,开店面积动辄数百平米。

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做生意,成本自然也嫁接到了消费者身上。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往商场里开店最疯狂和夸张的,当属“面馆新贵”马记永、和府捞面、陈香贵们,它们有七成以上的门店都开在商场里。

像日式快餐品牌吉野家也有一半的门店开在商场,老乡鸡和乡村基分别有 202% 和 341% 的门店选址在商场,已属于比重较低的餐饮品牌。

连锁中式快餐变得越来越贵,走高的食材成本和人力成本压力也是重要推手。

以老乡鸡为例,根据其招股书披露的直接材料成本和营业门店数量计算,可以发现 2019 年老乡鸡每家门店花在原材料上的费用为 1241 万元,到 2022 年涨到了 1536 万元,三年时间食材成本增长了 238%;其人工成本在 2022 年上半年也超过了总成本的 30% [3]。

成本走高,再加上疫情的影响,让老乡鸡的毛利率由 2019 年的 1902% 下降至 2022 年上半年的 1647% [3] 。

如果粗略地估计,老乡鸡每卖出一碗 16 元的肥西老母鸡鸡汤,只能赚到 264 元的毛利润。如果再刨除营销、管理等费用,门店能拿到手的利润更低。

与老乡鸡争夺“中式快餐之一股”的老娘舅,毛利率同样也在下降。

成本如此之高,还赚不到钱,这对消费者来说不是个好消息:连锁中式快餐价格本就走高,不继续涨价已是万幸,想要降价怕是难上加难。

《蜡笔小新》衍生剧场版《超级美味!B 级美食大逃亡》里有一个叫“B 级美食”的概念,大意是指那些食材亲民、味道好吃、价格便宜的大众食物。

这种大家日常里唾手可得的美味,正是这届年轻人在工作日的中午,想要真正关心粮食和蔬菜,好好吃顿饭的归处。只可惜,这样的“B 级美食”越来越难见到了。

挺好吃的!我做美食博主两年以来,各种牛肉面都吃过,陈香贵牛骨清汤牛肉面的味道是非常正宗的了。看兰州牛肉面正不正宗,首先看汤底是不是够清。它的汤底是牛骨和秘制料慢火熬制的。其次面是手工拉面,筋道爽滑,没有机器面那种“死板”的口感。而且牛肉也是大片牛肉,口感很扎实,不是那种糊弄事儿的碎牛肉。一口牛肉一口面,再撒上一勺辣子,趁热吃下去,这叫一个满足!

另外必须提一点,他家是国潮范儿装修风格,店里宽敞明亮,一进店就感觉很高端,跟咱们小时候去过的那些“脏乱差”面馆完全不一样。而且店里每个季度都有新品,除了牛骨清汤牛肉面,还有红烧牛腩面、番茄牛肉面好几种面,还有好多西北小吃,每次去都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