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名风名俗?

装修宝典022

各地的名风名俗?,第1张

各地的名风名俗?
导读: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

浙江省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于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福建省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上在厅上迎神下降。

广东省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上煮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江苏省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习俗: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准安人传说,吃汤团可以接财神,所以从大年初一清晨就开始下汤团,直到元宵,天天都有汤团吃。武进县妇女元旦剪松柏枝,绕以红丝,戴在发髻上,据说可以长寿。

四川省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腊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陕西省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猪肉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山东省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有些地区煮饺子时要用芝麻秸烧火,意味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升,饭后在锅内要放上馒头,意味有“余头“。胶东的新媳妇之一年要到丈夫的外祖家拜年,称为“札根“。据说到了外祖家,就可以把根札下,不会有离婚和早年丧偶之事。旧时还有初五“送穷“的习俗。当天祭拜年,要放鞭炮以示“赶五穷“。曲阜则在初五办“文曲星会“,初五晚上,学生要到老师家,向孔子神像拈香祭拜。再由老师出题做一篇文章,完成后由老师它焚掉,叫做“文曲星会“。

撰文&编辑 / 小e

/ 来自 ***

《三十而已》开播,讲述3位30岁+女性的生活。顾佳是上层阔太,钟晓芹是小康家庭 *** ,王漫妮则是在魔都打拼8年的社畜。

其中江疏影饰演的王漫妮,让许多人直呼社畜太难了。

但,不好意思,王漫妮过得可比你好多了。

王漫妮,职业是奢侈品销售,在上海打拼8年,早出晚归,一个月薪水1w5左右。

目前她正在独居,住处是老式居民楼,洗浴间看起来虽不豪华,但绝对是小资以上吧?

客厅有些狭窄凌乱,但人家好歹有阳台啊。

如果大家有一个人租房住的经历,应该都有同感,为了节省租金往往只能租二三十平的小居室,还要隔成客厅、厨房、卫生间、卧室4个生活区。

阳台?奢侈。至少是loft以上户型才勉强有个正经阳台。

而王漫妮呢?小e再放一个侧写,环形阳台,栽着绿萝放着俩藤椅,空间还绰绰有余。

而且据外景看,这是在苏州河一带,附近就是宝格丽酒店。

看到这一幕,住着蜗牛壳大房子的你,真要心疼王漫妮,这事就和粉丝心疼明星没商务吃不上饭一样……

奢侈品柜姐的王漫妮,每月薪水1w5,房租是多少呢?

一开始这套房租金7k,后来房东要求涨租就变成了8k5。一下子涨了这么多,正常社畜这时候要么正面刚,要么就收拾东西走人了。

但有主角光环的王漫妮,搬家是不可能的。

一边住8k的高价房,一边每个月给家里2k,一边因没钱感到焦虑,编剧你这不是强行套娃吗……

都知道上海寸土寸金,在市区租房5k起跳,月薪1w5在二三线城市当然是优厚薪水,但在上海,这水平离小资还是有一定距离。

都是上海,隔壁《欢乐颂》几个女孩合租都被吐槽不合逻辑,咋搁这就是一个人独居高价房了?

正如网友吐槽:

“上海租房真的很贵啊!想穿衣打扮好一点也很贵啊!江疏影那个角色过得比很多30岁社畜女性好了。”

“我都月薪两万五了,也觉得够不着那样的生活。”

“除了房租其他花销很大的吧!精致的都市丽人不健身吗?不做美容吗?不买化妆品和衣服大牌包吗?”

一水好评说场景真实的《三十而已》,要较真点儿来看,本质还是悬浮剧。

国产剧,穷不起来。

《我的真朋友》里,baby饰演的女主,刚毕业当房产中介,兜里仅剩2k信用卡倒欠5k,看到男主落难反手就给人2k。

宁可回到宽敞租房里,委屈自己吃30元的自热火锅,也要善意满满呢。

《梦回大清》里,李兰迪饰演的女主是个普通小北漂,住着豪华复式楼。

《没有秘密的你》里,戚薇饰演女主穷到交不起水电费,结果住处呢,也就是平平无奇独栋小洋房罢了。

还是江疏影,在《恋爱先生》里,她饰演五星级酒店实习大堂经理,试用期8k转正1w5,反手开30w车子来上班,住三环内精装公寓,打碎1w2的酒说赔就赔,爱马仕丝巾说送就送。

那个,你看小e还有机会当穷人不……

建议编剧想写穷人故事的时候,都去豆瓣抠组找找灵感吧,那儿组员15块钱的小火锅都能涮着吃煮面吃管3天。

不是说悬浮剧是原罪,毕竟真要展现生活原貌鸡零狗碎,如同我们每一天平凡生活,几个观众想看?但如果看的人年龄小缺乏基本认知,认为在大城市打拼很简单,稍微努努力就能当上都市丽人,那就尴尬了。

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无论在北上广深,还是其他二三线甚至十八线开外的城市,生活都是艰难费力的,不是吗?

房子:

在上海500强外企,税前收入25W。但是,然并卵。随便一套能养孩子的房子,300万,松江泗泾卖地的地板价都是5万一平。松江泗泾的位子就相当于重庆江津了。还让不让人活。

2016年8月份,上海又出地王了,融信拿下上海静安区一地块,地板价都是15万/平米。这修成房子,岂不是要20万/平米了?

上海的房子,就是资源。85前毕业的都已经占领了资源。85后毕业的,一毕业就遇到资源紧缺,房价大涨,现在收入可以了,但是已经被房价远远抛在后面。就算以后结婚,和老婆两家人,凑满首付,贷款200-300万,但是,孩子读书学区房怎么办?父母老了,要搬过来一起住,大三房,怎么办? 留在上海,感觉我一辈子就只能做房奴。 我拿什么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我拿什么去环游世界。。。。。。。。。

所以,如果重庆的房子已经买好了。剩下的,就是看重庆这边有什么好的机会的,随时准备打包走人。重庆的待遇,不会比我现在差。再跳槽的话,上海,我至少要求涨30%,回重庆的话,我不涨工资就行。

我相信北京,上海,深圳,有很多像我这样的重庆年轻人。我想说,北上深不欢迎我们,就回重庆吧,回重庆建设家乡,把税和五险交给重庆,养我们父母。

税和保险:

说道税和五险一金,一个月缴几千养老保险在上海,一年就是好几万,养着上海的房东老太太。房东老太太还无比鄙视外地人,还随时叫嚣着要给我涨房租,还把外地来的当贼一样防着。 所以,外来年轻人,起早摸黑,工资扣那么多养老保险,结果养了群吸血虫。我一直觉得,这些养老保险应该交到重庆,养自己的父母的。

地铁:

每天挤地铁,挤成饼干了。9号线九亭,七宝上车,基本要等3-4趟,才能挤上去。每天在车上,都听到人在吵架,谁挤到了谁,谁踩了谁,周围的人都挤麻木了,懒得叼他们。地铁挤1个小时,基本到公司已经累得半死了。晚上回去再挤一趟,回家基本就趟床上了。真没有心情去吃火锅,吃串串,唱K什么的了。

创业:

年轻人,都喜欢创业。但是上海要创个业,成本太高了。办公场所,门面,贵得不要不要的。请个人吧,刚毕业的应届生,少了5000不来,用人成本太高了吧。最重要的是,你创业的点子,在你要做的时候,你前面已经有无数人都在做了。身边无数创业的朋友,最后都以破产收场。

重庆创业,我觉得成本小些。汽博那边,融创金贸时代,上好的5A级写字楼,好多都空着,租金超级便宜。每次回去,看到这么好的写字楼,都有种要租下来得冲动。成渝的市场不成问题,够大,绝对够你前期的发展了。重庆请个刚毕业的大学生,2000多能请到吧,当然不是985和211毕业的。

生活:

生活花费上,其实重庆和上海差不多。这点不是回重庆的原因。差别就是,在上海2个人,花100块的话,就只能是快餐连锁了。重庆,花100块,可以去江湖菜馆,点上几个味道不错的小炒。上海菜价比较贵,因为平时上班,很少去大型菜市场,都是家楼下的蔬菜店,1斤豇豆(反季节)要15块。重庆毕竟很多地方还是大农村,有很多农民伯伯挑着菜来小区卖,蔬菜便宜有好。

教育:

不想谈教育,谈教育又要谈到学区房。上海学区房太贵了,500万+,外来的土鳖要奔多久,才能买到学区房啊。我想说,现在中国也越来越国际化了。很多父母高中毕业就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本科,无论是在上海,重庆,还是成都。既然大家,都打算把孩子送到国外,还在乎什么高考难易指数吗?

家乡重庆:

说实话,10年前,从重庆出来,到北京读大学的时候,没有想到重庆会发展得这么好,会发展到今天的地步。这算是重庆给我们的一个惊喜,太争气了。10年前,走出重庆的时候,是没有想过回去的。那时,班里都考到上海和北京的大学,都说以后会留在上海北京。但是,现在大多数,都回重庆了。

我很看好未来的成渝城市圈的发展。上海呆了5年,深刻体会到,长三角城市群的发达和便利。上海,苏州,无锡,常州,杭州,宁波,这个庞大的城市群,相互依托,相互发展,共同繁荣。跟日本的东京都市圈有一拼。现在,成渝的高铁也通了,加上原来的老成渝动车线。以后成渝能实现1小时经济圈了。高铁沿线的城市,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人才和资源到重庆和成都两个大城市。重庆和成都,也会辐射,也会有很多企业迁移到沿线的城市。城市,就跟人体一样,高铁和高速就向血管,流动起来就活了,就可以茁壮成长。

中国现在走的就是日本的城市圈的模式。未来,成渝城市群,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发展空间,够广够大,机会够多。我觉得,咱们重庆和四川人是幸运的,北上广深,咱们混不起,我们还能回老家,老家发展得也很不错。很多贵州,云南, *** ,江西,宁夏等地方的年轻人,他们回老家, 基本找不到本行业的工作,比如IT,汽车,金融。他们很多是被动的钉死在北京上海,没办法。所以,就重庆很争气这一点,我给他点个赞。